首页 >> 骨科 >>

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科 2025-06-26 20:27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地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一、复位

骨折的早期复位是确保骨折修复顺利进行的关键。复位的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如果复位时间被过分拖延,将会增加骨折复位的难度。对于每一个骨折患者,复位是首要任务。原则上,我们应争取实现解剖学对位。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骨折的特殊性,完全恢复到解剖位置可能会有困难。即使如此,只要骨折愈合后不影响伤肢的功能,也可称为功能对位。在治疗骨折时,我们必须重视伤肢功能的恢复,不能片面追求解剖学的复位。如果伤肢局部肿胀严重,甚至形成皮肤水泡,复位会更为困难。我们仍应尽力进行骨折复位。如果遇到昏迷、休克或合并内脏、颅脑损伤的伤员,首先要集中力量进行抢救,待其全身状况稳定后再进行骨折复位。

复位的标准在于,尽可能达到解剖学对位或接近解剖学对位。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骨折部位、类型、肿胀程度、设备条件以及医生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差异,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尽最大努力使患肢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只要骨折修复后不影响病人的肢体功能,就是我们的治疗目标。

对于不同部位的骨折,复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上肢的肱骨骨折,只要缩短畸形和侧方移位在一定范围内,对患肢功能的影响都不大。但对于尺挠骨骨折和下肢骨折,复位的要求更为严格。儿童骨折的整复要求较宽,由于儿童的塑形能力较强,一些轻度的成角、侧方移位或缩短,在发育过程中可得到代偿。而对于关节内骨折,由于其直接影响到关节功能,因此复位要求较高,应争取解剖学复位。

在复位的方法上,有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和切开复位等。手法复位应用广泛且安全。对于复位不良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再次进行矫正。牵引既可用于复位,又是维持复位的措施。对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牵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切开复位应慎重选择,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固定

合适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之一。它不仅可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还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外固定主要用于伤肢外部固定,如小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等。内固定则用于伤肢内部固定,如螺丝钉、钢板、三刃钉、髓内针等。内固定后常需借助外固定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协同固定,以提高治疗效果。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