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质增生的综合治疗法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骨关节生理性退行性变化,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职业特点以及骨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实际上,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骨刺,但并非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骨质增生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意味着疾病,而是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如果没有因为骨质增生而出现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那么无需刻意治疗。如果骨质增生确实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那么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因骨质增生导致的骨质压迫脊髓的情况,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取出增生的骨质,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
至于跟骨刺病的治疗,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饮食方面,我们可以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骨头汤,适当补钙,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
口服中药也是一种治疗方法。选用秦艽、威灵仙、狗脊、补骨脂等中草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结合当归、丹参等补血活血的药材,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健康。
适当的运动和晒太阳也很重要。避免长时间走路,让关节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尝试一些自我治疗方法,如用脚踩啤酒瓶、使用泡沫垫等,以缓解不适。
封闭治疗、小针刀治疗等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在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疼痛时,手术也是一种选择,切除骨刺,恢复骨骼平衡。但手术后仍需要注意休息和中药调理,以防复发。
从中医角度看,骨质增生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痹症型、眩晕型、痿症型和落枕型等。这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阻有关。中医治疗强调调理脏腑、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西医则认为,颈椎病是老年性疾病的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椎间盘逐渐退变,出现一系列结构上的变化,如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隙狭窄等。这些变化可能直接刺激、压迫颈部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护颈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骨质增生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但只要我们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保养措施,就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颈椎疾病的影响虽广泛,但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其带来了治疗的可能。在没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推荐采用保守疗法,如服用颈腰骨康丸、颈复康冲剂及根痛平等药物,以缓解病痛。
对于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群,适当的休息和增加活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工间休息不仅能增强全身血液循环,也有助于消除局部肌肉疲劳,从而预防和缓解颈椎劳损。
选择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具有重大意义。仰卧者枕头高度应为一拳,侧卧时则为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枕芯以木棉和荞麦皮为佳,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过软的枕头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疲劳甚至损伤。
对于习惯不同睡姿的人群,枕头的使用也有讲究。习惯仰卧的人可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而习惯侧卧的人则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负担。
平时应注意避免颈部外伤和落枕,以免损伤颈椎韧带,破坏颈椎的稳定性,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加强颈部的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颈部锻炼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双手叉腰,缓慢低头使下巴接触第一领扣,然后仰头,头部尽量后仰。接着是左右歪头,让耳垂尽量达到左右肩峰处;最后是左右转颈,颏部尽量接触肩峰。这些动作可按节律反复进行。
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做扩胸、旋肘、拍肩运动也有好处。这些运动不仅能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还能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颈部疲劳。
若因长期姿势不合理导致颈部肌肉僵硬,进而引发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按摩、推拿、拉罐等治疗方法可有效解决问题。但若是因颈椎锥体病变引起的椎管狭窄,造成脑供血不足,则建议外敷徐氏骨刺消治疗。
徐氏骨刺消主要由苍耳、律草、烧酒、冰片等天然草药构成,具有消肿止痛、软化疳结、活血化淤、通经活络的功能。它不仅对骨刺、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因扭伤、外伤造成的肌肉、韧带水肿、萎缩、硬结等症状也有显著疗效。
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根据自己的具体症状或经过医院拍片确定。只有了解自己的病情,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有效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