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可以说是人体无法避免的一个生理阶段,但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的不同,会导致这个阶段的出现年龄有所区别。尽管这一变化是悄无声息的,但其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那么,当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时,我们该如何识别其症状表现呢?
颈椎退行性改变的症状表现丰富多样,其中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典型症状。这种眩晕源于颈部伸展或旋转时体位的变化,持续时间短暂,可能是数秒至数分钟。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和迷路缺血性病变是眩晕的两个主要病因。前者可能伴有轻度失神和行走不稳等运动失调症状;而后者则不会引起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发的眩晕属于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则属于周围性眩晕症。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感,严重时甚至无法抬头。少数患者还可能表现出复视、眼颤、耳鸣甚至耳聋等症状。
颈椎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也是最容易发生退行性变的地方。这种退变从大约20岁开始便悄然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对40至49岁的人群进行颈椎拍片时,就会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存在退变现象;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几乎所有人都会存在这种现象。在退变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退变逐渐积累,最终可能发展成骨刺、椎间盘突起等疾病,这时就会出现头痛、头晕、肩膀痛及手指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颈椎的韧带退变是与椎间盘退变相伴而生的。当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后,颈椎处于失稳状态,为了维持稳定性,韧带会代偿性变化,出现增生、肥厚、变性等现象。这些退变的韧带主要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这些韧带的退变首先会限制颈椎的活动,导致局部僵硬等症状。增厚的韧带还可能压迫神经和脊髓,影响椎动脉血流量,并引发继发性椎管狭窄。
骨赘的形成是椎体在退行性改变阶段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它有助于稳定椎节、避免异常活动和增加负载平面。如果骨赘朝向椎管、椎弓根发展,就可能构成对脊神经或硬膜囊的压迫,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神经压迫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颈椎退行性改变的最后阶段,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减缓其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