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治骨折
胸腰椎压缩骨折:古老的中医正骨疗法与现代康复之路
胸腰椎压缩骨折,一个听起来让人心悸的医学名词,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骨伤科疾病。这种疾病,又被人们称为“背脊骨折”或“背脊骨伤”,多发生于T11至L1部位,以屈曲型损伤为主。一旦受伤,患者会立刻感受到腰背部传来的疼痛,活动受到限制。
通过X线片,我们可以看到椎体呈现楔形改变,压缩程度小于1/2椎体。而CT检查则能清晰地显示出受伤椎体的压缩骨折情况,幸运的是,骨片并未突入椎管。由于大多数情况属于稳定性骨折,因此一般无需手术,而中医正骨疗法成为了首选。
中医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主要目的是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这对恢复胸腰段脊柱的生物力学性能和减少后遗症有着积极意义。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垫枕法、中药内服外用,并配合功能锻炼,疗效显著。经过治疗,压缩骨折椎体可恢复接近正常高度,功能也能得到良好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卧床休息的原则。一般建议严格卧床4至6周,床板宜硬。6周后,患者可以开始下床活动,但须佩戴腰围进行保护。伤后的四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向前弯腰的动作。
垫枕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伤椎垫枕,利用患者体重使受伤部位脊柱恢复生理弧形弯曲。这种方法不仅能促使骨凸部位缓慢回复,还能通过垫枕使椎体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使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产生被动的牵张力,从而维持伤椎的复位状态。
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于维持复位、增强腰背肌肌力、降低腰痛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功能锻炼方法需循序渐进,从直腿抬高及五点支撑法开始,逐渐过渡到三点支撑法和飞燕式,持续六个月。
在中药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可以选择内服或外用的中药。早期患者可能出现瘀血、腹胀、腹痛等症状,证属气滞血瘀,治宜行气破瘀、散结通下。中期患者久卧气虚、肿痛虽消而未尽,证属瘀血未尽、筋骨未复,治宜活血和营、接骨续筋。后期则重视补益肝肾、调养气血,以促进骨折愈合。
胸腰椎压缩骨折虽然会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但通过中医正骨疗法和适当的康复训练,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