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让宝宝患上佝偻病 佝偻病常见四个症状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成因、症状与治理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因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骨骼病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患上佝偻病呢?
一、佝偻病的成因
1. 钙磷和维生素D储备不足:孕期中,钙磷储备的75%在妊娠三个月完成。若孕妇患有妊高征、日照不足、偏食等问题,或生育双胎等,都可能使新生儿体内钙磷和/或维生素D储备不足。
2. 日照不足:紫外线无法透过玻璃窗,若婴幼儿长时间留在室内,会使其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大建筑、大气污染以及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等情况,都会影响部分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3. 生长速度快:早产及双胎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需求大,若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不足,就容易发生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相反,生长迟缓的婴儿则较少发生佝偻病。
4.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抗药物可能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某些药物如、等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糖皮质激素则会影响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5. 疾病因素:如婴儿综合征、肝胆疾病等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严重肝、肾损害也可能导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从而引发佝偻病。
二、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1. 疼痛:受佝偻病影响的骨骼常常伴有疼痛,孩子可能因此不愿行走或容易疲劳。
2. 骨骼畸形:包括头骨软化、罗圈腿、脊柱弯曲、增厚的脚踝、手腕和膝盖等。胸骨可能突出,形成鸡胸。
3. 脆弱的骨头:骨骼变弱,更容易发生骨折。
4. 牙科问题:牙齿的珐琅质可能发育不良,增加蛀牙的风险。
三、佝偻病的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包括喂养、护理和加强体格锻炼。如饮食缺钙,可补充乳酸钙或葡萄糖钙。如钙磷都缺乏,可用磷酸钙与维生素D同服。多给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加强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让身体自然生成维生素D。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营养缺乏症。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环境、饮食和日常习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适当的治疗。维生素D治疗
对于维生素D的治疗方式,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 普通疗法:
对于大多数患者,我们推荐采用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类制剂包括浓缩鱼肝油等,每日剂量在0.5万至2万国际单位之间。持续治疗一个月后,剂量可调整为预防标准量。在夏季,由于阳光充足,口服鱼肝油的量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应完全停止。具体的剂量和疗程安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所在地区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特别提醒,使用大量维生素D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防止中毒。
② 突击疗法: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或者存在长期腹泻、黄疸以及其他迁延性疾病的患儿,我们可能会采用浓缩维生素D制剂的突击疗法。这种疗法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给药。口服时,总剂量可以在两周内分次给予。若选择肌肉注射,通常一次注入30万至60万单位。突击疗法的主要目的是迅速应对病情,不应滥用。
每次突击疗法前,患者需要先补充钙剂。我们一般推荐口服10%氯化钙溶液,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连续服用3天。对于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特别虚弱的患儿,不宜使用突击疗法。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患者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在治疗和预防佝偻病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过量使用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