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常爬楼梯能防骨质疏松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加快,电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有时候电梯维修或遭遇停电,我们不得不重拾久违的爬楼梯之旅。这时,你是否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劳,腿脚沉重酸痛?这时,你可能已经悄悄踏入了骨质疏松的门槛。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的运动时间被严重压缩,仅仅依靠食补已经不足以应对身体的需要。专家警告,骨质疏松症常常在出现极端情况如骨折时才会被发现,但其实它早已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骨骼。为此,运动医学专家开出了一份特别的“运动处方”,其中,看似简单的爬楼梯、爬山等运动方式,成为了抗击这一病症的良方。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这一过程包括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发病人群广泛,进程缓慢,且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往往是在骨折发生后,经X光检查才会发现骨质疏松的改变。
针对这一病症,运动医学专家认为,步行、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气功、游泳、爬山、骑车,甚至是日常简单的爬楼梯等,都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运动是一大禁忌。适宜的运动强度应以中低强度为主,运动时的心率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
在运动的时间和频率上,每次可安排30-60分钟的运动时间,尽量在早晨进行。每周3-5次,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在运动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损伤和骨折的发生。
除了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缓解骨质疏松症有着重要作用。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劳逸结合,限酒,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骨质疏松症还会受到心情的影响。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地调节心情,保持弱碱性体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导致酸性体质。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减少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酸性食物的摄入。锻炼后,可以少量多次喝些淡盐水和低糖水,防止抽筋。可以吃些巧克力补充体力,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通过这些生活细节的注意和调整,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让身体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