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骨质疏松症防治要趁“早”

骨科 2025-06-26 18:2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防治骨质疏松症,关键在于早期预防与积极应对。这一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群体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它并非不可防治,只要我们提高警觉,及早预防,密切监测,特别是高危人群更要进行早诊早治和规范治疗,便能有效遏制其进展。

许多人对骨质疏松存在误解,认为这一病症是悄然无声的。专家指出,虽然早期骨钙减少可能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但当骨钙丢失较多时,患者会逐渐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遗憾的是,多数中老年人会将此视为衰老的正常现象,从而忽视了这一症状的严重性,直到身高缩短、驼背甚至发生骨折时,才意识到已患上骨质疏松症。

除了这些症状表现,骨骼变形、弯腰驼背和身体变矮等现象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一般情况下,成人从40岁开始,每增长10岁,身高便会下降1cm。到了老年期(60岁以后),身长平均缩短3cm至5cm,这大多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

骨质疏松还有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腿脚抽筋。这其实是肌肉调节时钙磷代谢异常的表现。人体血液中的钙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保持平衡,而经常抽筋可能意味着人体对钙、磷的调节能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骨质疏松后,轻微的碰撞都可能导致骨折,且骨折难以愈合,常见于腰椎和股骨骨折。一般人可能认为是摔伤造成的骨折,但实际上跌倒只是诱因,骨质疏松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虽然骨质疏松被视为老年病,但其病根子却在于年轻时的不良生活习惯。现在有些年轻女性为了爱美而节食减肥,上班族缺乏锻炼,整日沉迷于电脑前不愿外出晒太阳,这些都是最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的生活方式。骨质疏松的预防一定要趁早。

专家建议,在30岁以前多“存”些骨量,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针对骨质疏松者骨钙丢失的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常晒太阳同样重要,而且是药物无法替代的。在饮食方面,要多摄入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海带、芝麻酱、鱼类、虾类及深色蔬菜等。适当的室外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慢跑、步行、打太极拳、爬山、跳绳、打球等。这些运动都能帮助增强骨骼健康,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适感。

让我们共同重视起骨质疏松这一病症的防治,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做起,守护好自己的骨骼健康。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