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质增生可延缓不可消除
骨增生:岁月的痕迹与和谐共存的智慧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的骨骼也在悄然变化。骨质增生,这一中老年常见的骨关节生理退行性变化,常常被人们称为“骨刺”或“骨赘”,在中医的语境里则称为“骨痹”。它,就像身体衰老的一个标志,无法完全消除,但通过药物调治和中医的外治手法,我们可以与之和平共处,甚至延缓其进程。
想象一下,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像是一座城堡,岁月和风霜对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关节外伤、关节变性、血运障碍等都是导致骨质增生的幕后推手。尤其对于中老年及体力劳动者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显著,55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高达80%。颈椎、腰椎、膝、髋等负重较大、活动较多的关节,更是首当其冲。
在中医学的眼里,肾主骨、肝主筋,而骨质增生与肝肾功能衰退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年人因为肝肾功能的衰退,再加上风寒湿邪的侵袭或外伤,导致气血失和。长时间的累积,痰血加重,形成了骨质增生。严重者会出现疼痛不适、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等症状。
何峙君医师表示,中医治疗骨质增生注重辨证分型。虚症如肝肾阴虚和气血虚弱型,实症如风湿寒邪侵袭、痰湿内阻和气滞血瘀型,每种症状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法则。例如,对于肝肾亏损型的患者,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肩颈不舒、头脑胀痛等一系列症状。治疗应以益精补肾、滋阴熄风为主,方药中可使用左归丸加味。
而对于风湿寒邪入侵导致的气滞血瘀型患者,他们的疼痛固定在一个地方,喜热恶寒,还可能伴随头沉、胸闷、纳呆等症状。这时候,祛风胜湿、活血化瘀是首要任务。中药方剂羌活胜湿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中的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等药材可以煎服或外敷。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的推拿、按摩、针刀、牵引等外治手法也对骨质增生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这些手法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痛苦,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骨质增生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与之共处,依然可以拥有健康的生活。日常的运动保健和饮食调理同样重要,不必过于紧张。毕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恒的健康,而在于我们如何与身体和谐共处,享受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