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不同情况,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不同方法

骨科 2025-06-26 16:41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先天性脊柱侧凸:解读与治疗策略

先天性脊柱侧凸,源于椎体发育异常,如椎体缺失、半椎体或椎体间联合,这些不对称生长易引发继发性畸形。由于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畸形部位、侧凸程度、节段长短、畸形类型以及可屈性和进展性等因素各异,治疗方法需因人施治。

一、非手术治疗策略

经大量实践验证,先天性脊柱侧凸不同于特发性侧凸,对体操疗法、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及电刺激疗法等并不敏感。尽管Risser石膏矫形治疗曾经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伴随的压疮、胸廓变形、肺功能低下等问题,目前已被多数医生放弃或谨慎使用。目前,支具疗法是先天性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并非所有先天性侧凸都适用支具治疗,其适应证是有局限性的。对于尚未发育成熟、畸形逐渐加重,侧弯节段长且柔软的患者,支具治疗较为适宜。对于无进展的病例无需应用支具,更不适用于畸形已有自动改善的病例。而对节段短且僵硬的病例,支具治疗的效果则不明显。在治疗前,需通过直立位、平卧位、牵引位或侧屈位检查,详细了解其可屈性程度。常用的支具有Milwaukee支具和胸腰骶支具。它们针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治疗,要求患者全日穿戴支具并坚持一段时间直至发育成熟。过早过快停掉支具可能会导致侧凸加重。这一治疗过程需要家长及患者的合作与支持。

二、手术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的选择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稳定脊柱,防止侧凸进一步加重。对于那些僵硬型、支具矫正无效且侧凸加重的患者,应行单纯后融合术。对于单侧不分节的侧凸,手术过程中应避免融合过多的活动单元,确保植骨量充足。最好使用自体骨移植,若患者年龄小取髂骨有困难时,也可考虑使用同种异体骨。对于那些年龄小(9岁以下)、难以进行器械矫形的可屈性大且进展型的侧凸患者,可考虑采用石膏矫正下后路融合术。

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无论采用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针对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我们通常采用一系列精细且科学的手术方法。在矫正前的准备阶段,我们采用牵引矫正后器械固定融合术。这个过程不仅关乎手术的顺利进行,更是保护患者脊髓神经的重要一环。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前我们会进行缓慢的长时间牵引,避免一次性突然矫正可能带来的风险。逐步增加牵引量时,我们会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同时评估肌张力和肌力,以及反射的变化。当达到理想的矫正程度后,我们会进行器械固定植骨融合术。在此过程中,脊髓造影是不可或缺的步骤,旨在排除椎管内潜在异常。我们还会在术中实施脊髓电生理监测和唤醒试验,确保手术的安全。

在矫正固定器械的选择上,Harrington器械和Luque器械是常用的选择。由于先天性脊柱侧凸有时缺乏足够的椎板间隙,Luque器械的椎板下穿钢丝操作会面临困难。相较之下,Harrington器械的撑开性能更为优越。单纯使用Luque器械的情况较少,通常我们会将其与Harrington器械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接下来介绍的是骨骺阻滞术。该手术原理在于破坏凸侧的骨骺,使其融合,从而阻止凸侧的过度生长,同时保留凹侧的骨骺,允许其继续生长。手术通常采取前路或后路,将半侧椎体骨骺和小关节联合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手术适用于儿童患者,而不适用于接近成熟或后凸的患者。

半椎体切除或楔形截骨术适用于僵硬型成角畸形患者。手术的最佳时机是在继发性侧弯尚未发展成结构性侧弯之前。通过切除或调整半椎体,我们能够更有效地矫正成角畸形,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脊柱形态。

每一种手术方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筛选的,旨在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每一位患者重拾健康的脊柱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