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充分准备预防脑血管畸形的
在神经外科的手术中,对脑部的预防与护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心准备和严密观察。
手术计划必须稳健而全面。开颅后,首要任务是找出供应动脉并予以结扎。切除畸形灶后,再妥善处理静脉。若患者状况恶化,应立即停止手术,以减轻术后症状。脑静脉畸形的静脉因充满动脉血而呈红色,需仔细鉴别,避免误扎静脉,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引发出血。
在脑血管瘤切除过程中,大出血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手术团队应在预定计划下,以细致的操作避免出血。一旦出血,主要原因可能是供血动脉未妥善处理。应根据造影片及术前计划显露供血动脉的主干,如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并用血管夹或动脉瘤夹控制出血。为减少在显露过程中的继续出血,可采用暂时阻断颈内动脉血流的方法。如遇到供血动脉显露不良,术者可采用精准的手法分离并止血。对于由“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引起的大出血,处理方法是延长降血压的时间并增加幅度。如血管瘤位于非重要功能部位,如额极、颞极等,可考虑进行较广泛的脑叶切除。
休克主要由大出血引起,根本的预防方法是减少失血并等量输血。如已发生严重休克,除输血外,还需采取其他措施,如输入平衡液、低分子右旋醣酐等以扩大血容量,增加心收缩效应,充分给氧,适当降温,应用激素等。同时要注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并给予相应处理。
术中有时难以寻找深部或较小的血管瘤。术前需认真分析和定位,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耐心细致地沿供应动脉追踪探查。如为一条主要供应动脉的小病灶,单纯结扎该动脉也可能达到满意效果。必要时可使用带有银夹的脑棉片进行术中定位。
对于因颅内出血导致脑疝的紧急开颅手术,主要目标是清除血肿、解除脑疝压迫、抢救生命。如血管瘤范围广泛且供应动脉来源不清,不宜盲目切除,以防导致大出血。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进行二次择期手术。
在整个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颅内血肿、休克、脑肿胀等的发生,并作相应处理。对于术后继续降低血压以治疗“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患者,更需要专人治疗与护理,直至血压恢复正常。每一步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密的观察,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