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年龄虽小可面子问题大
为人父母,常常满怀爱意地称赞和鼓励自己的宝贝,但当情绪不佳时,可能会无意中用言语或肢体对孩子造成伤害。您知道吗?那些四五岁,甚至两三岁的宝宝,他们同样拥有隐私和自尊心,他们在“面子”问题上,表现得丝毫不含糊。
想象一下,当您的孩子被比较、被取笑,他们的反应会是怎样的呢?三岁的钰钰在一个热闹的场合,不愿与表弟分享玩具,每当表弟拿起一件玩具,她就会迅速抢夺回来。妈妈因此批评了她,钰钰感到不满和尴尬,选择不与妈妈交流,直到弟弟离开。欣欣妈妈在与邻居闲聊时,无意中提及欣欣上小学了还尿床的事情,让6岁的欣欣颜面扫地,她愤怒地否认这一事实。
这些父母眼中的“小毛头”,其实已经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隐私或“痛点”被触及,被拿来当做说笑的话题,他们会觉得丢了“面子”,感到难堪、屈辱、气恼。郑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焦敏指出,很多家长在无意间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把孩子当作没有自我意识的小生物,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实际上,孩子在2至3岁时就开始建立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开始简单思考自我和周围的世界。
心理咨询师张炜表示,现在的家长有时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从3岁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会自主选择喜欢的事物,会有小小的自尊心。如果父母的言行伤害到他们,他们会感到不开心,甚至会反抗。家长需要慎重对待孩子的情感和自尊。
为了孩子的健全人格发展,家长应该维护孩子的“面子”。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马革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家长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肯定他们的品质和潜能,孩子会向良性发展。相反,不良的评价会让孩子自我定位不良。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家长应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
家长在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和不足时,应避免在众人面前批评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最好是在单独与孩子相处时,以温和的方式引导他们反思和改正错误。因为爱面子是一种正常而健康的心态,意味着孩子有自尊和自我意识,这是他们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打压可能会导致孩子反叛或自卑。
让我们共同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让他们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实习编辑:李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