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让你的身体变得不健康
有时候,我们遭遇的并非外界强加于身的病痛,而是由内心引发的困扰。如果你信任自己的身体,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你的精神面貌便能如身体一般充满生机;相反,若你常怀疑自身健康,则可能将无疾之躯想象成病入膏肓。这其中的奥妙,便是心理的力量。
有一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疑病性神经症,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极为关注,常常因身体微小的变化而陷入不安。他们深信自己身患重病,甚至认为体内有异物入侵。为此,他们忧心忡忡,四处求医,不断在各大医院间奔波。医学检查却无法证实他们的疑虑。
这些患者似乎拥有一种特殊的感知能力,能够察觉到一般人难以感知的身体内部活动,如心跳、肠胃蠕动。这是因为他们对身体的反应异常敏感,对身体任何细微的不适都能敏锐感知,而这些不适又往往被他们视为新的“病变”先兆。这种恶性循环使他们感觉身体状况日益恶化。
有一位女病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她因一次心跳加快、胸部发闷的短暂体验,便怀疑自己有心脏病。尽管经过多家医院的检查,医生均确认她的心脏并无大碍,她却固执地认为医生水平不足、技术欠缺或责任心不强,未能诊断出她的“严重心脏病”。她在半年内辗转十多家医院,却感觉自己的病情越来越重。她甚至怀疑自己的病无药可治,否则为何医生均不愿收治她?这种恐惧与焦虑使她的症状愈发严重,如气促、双腿发软、头晕眼花等。
从个性心理特征来看,疑病性神经症患者往往具有偏执性格,表现为多疑敏感、固执己见、自负、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内向、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等。
对于这类患者,支持性心理疗法是首选治疗方法。治疗者通过提供必要的知识、鼓励患者增强自信、提供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处理各种关系以及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治疗过程中,建立医患间的信任至关重要。治疗者必须详细倾听患者的倾诉、进行详细的躯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在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指导患者时,必须态度亲切、明确肯定、有科学性、有事实根据,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疑病性神经症是一种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健康问题,需要通过心理疗法来加以解决。建立医患间的信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获得患者的信任,才能引导其走出疑虑的困境,重拾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