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要如何治疗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道健康难题。颈椎,这个我们日常容易忽视的部位,在长期的生活与工作中,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刺激。想象颈椎如一根经受风雨的脆弱树枝,受到风寒、外伤的侵袭,加上日常的不正确睡眠姿势和工作姿势,都可能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引发颈椎间盘、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的神经组织,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状。
颈椎病的类型众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症状表现。其中,有一种脊髓型颈椎病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它有可能引发腿痛。脊髓型颈椎病的表现是由于多种原因,如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等,对脊髓造成直接压迫。这种压迫或是由于交感神经的刺激,导致脊髓血管痉挛,进而造成脊髓变性坏死。这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反应最终引发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症候群。
脊髓型颈椎病可细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的发病特点是从上肢开始,逐渐向下肢发展;而周围型的则恰恰相反,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肢发展。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周围型颈椎病是引发腿痛的根本原因。由于脊髓双侧受压,患者会感受到缓慢进行的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和走路不稳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日常行走劳累后可能会加剧。有些患者甚至会在猛然仰头时感到全身麻木、双腿发软,严重时可能摔倒。随着病情的恶化,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剧并转为持续性,表现为不完全痉挛性瘫痪,患者可能会卧床不起,甚至面临呼吸困难等严重问题。
尽管脊髓型颈椎病在各类颈椎病中的发病率占到了10%到15%,但我们不必过度惊慌。大多数脊髓型颈椎病是可以治疗的。在发病期间,患者需要特别小心,以防因行走不稳而摔伤。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引发的双腿痛,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间歇跛行、主诉与客观检查是否相符以及颈部后伸是否受限及疼痛三大特点来进行初步判断。对于诊断困难的情况,可以通过CT扫描、核磁共振或脊髓造影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