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对身体的危害
骨质增生:一种常见骨科疾病的深入解读
骨质增生,这是一种在关节部位普遍存在的骨科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受限三个方面。当关节部位出现骨质增生时,关节表面不可避免地会变得不平整,这种不平整在关节活动时会导致摩擦和撞击,进而引发关节面的破坏,压力分布不均,最终引发疼痛、肿胀和积液,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
对于患者而言,其体验可能是一侧或双侧关节的不适,伴随着疼痛和肿胀。起初,疼痛可能在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时较为明显,但休息或卧床后会有所好转。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即使在走平路时也会感到疼痛,活动变得不方便,关节不稳定,甚至走路稍不注意就会引发疼痛。膝关节活动时,有时会发出像捻头发时的响声,严重时,膝关节甚至会“锁”在某一位置上,解“锁”时伴随明显的弹响,这往往意味着关节内已经产生了游离体。
另一种常见的骨质增生发生在腰椎部位。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过程缓慢,早期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腰腿酸痛,这种痛感时轻时重,尤其在久坐、劳累后或晨起时更为明显,适当活动或休息后疼痛会减轻。随着椎间盘的退变,椎体可能会变形,相邻椎体间变得松弛不稳,患者在活动时可能会感到腰部僵硬和疼痛无力。退变后形成的骨赘刺激可能会使腰部僵硬感更加明显,休息时疼痛较重,稍事活动后疼痛可能会减轻,但过度劳动会使疼痛加剧。
一旦增生使脊神经受到压迫,可能会引起腰部的放射痛,出现腰腿痛及下肢麻木。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椎体的后缘增生导致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就会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综合症,临床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症状。椎体前缘及侧方的增生也可能会压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经,产生机能障碍。
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丰富多样,从轻微的疼痛不适到严重的神经受压症状,都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对于疑似骨质增生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