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日常如何保健
骨科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影响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尤其是男性。那些长期承担重体力工作或经常活动的运动员特别容易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此病症最常出现在膝、髋、腰椎、颈椎和肘等关节部位。关于骨科骨质增生,一般认为是因为中年以后体质逐渐衰弱并出现退行性变,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特定动作可能会导致肌肉牵拉或撕脱、出血等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机化并形成了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骨刺会对周围的软组织产生压迫和刺激,这也是病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骨科专家来说,骨质增生的治疗不仅仅是针对病症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养。为此,他们给出了以下建议:
早期患者应当注重稳定关节,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静力训练,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可以通过双下肢伸直,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来进行。每次持续10到20秒,然后放松5到10秒,重复多次。每日坚持进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步行以及自我按摩双腿也是非常有益的。
要避免在潮湿的地方休息和睡觉。特别是在出汗后,一定要避免立即接触凉水或在凉水中洗澡和洗脚。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风、湿、寒等邪气侵入膝关节。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膝关节过度劳累或负荷过重。
适当的户外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在饮食上要注意摄入高钙食品以满足老年人骨质代谢的需要。相比一般成年人,老年人的钙摄取量应该增加约50%,因此应该多吃牛奶、蛋类、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必要时还要补充钙剂。对于体重超标的老年人来说,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和减轻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减轻关节的负重。
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蛋白质的摄入要适度,因为过量的蛋白质会导致体内钙的流失。如果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应立即休息并避免深蹲、负重和上下楼梯等活动。此时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并进行理疗和药物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日常保养和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骨科骨质增生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