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局部外用药
局部使用的外用药对于缓解颈肩背部肌肉筋膜炎和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具有显著效果。这些药品拥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局部作用,能够迅速渗透肌肤,直达病变部位。研究表明,这些药能穿透皮肤到达皮下深层,用药量少,使用方便,对胃肠道及肝肾等内脏器官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可长时间持续使用。
对于颈椎病患者,特别是颈部疼痛较严重的患者,局部外用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如口服消炎止痛药,能够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使用外用药时需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哪里疼痛就往哪里贴(或擦或涂抹)。
对于一般的跌打损伤、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疼痛部位往往是局部病变、炎症所在,所以在此部位使用外用药通常能够奏效。但对于颈椎病,特别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其疼痛部位并不在上肢或四肢,而在颈神经根或颈脊髓。简单地使用外用药往往无法有效缓解疼痛。
正确的做法是在局部有压痛的部位使用外用药。因为压痛部位才是有炎症病变的部位,只有在这些部位使用外用药才能发挥消炎、消肿、止痛的效果。在使用外用药时,如果配合局部的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加强疗效。
目前常用的局部外用药物包括擦剂、贴的膏药和喷剂等,如双氯芬酸乳胶剂、创伤止痛乳、正骨水、各种关节止痛膏、跌打镇痛膏、伤湿止痛膏以及好得快等。这些药品使用方便,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使用外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过敏。如果局部有皮肤破损、皮疹等情况,不宜使用外用药,否则可能加重皮肤原有的病变。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建议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有效。
局部使用的外用药对于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使用时需要谨慎,确保用药部位正确,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通过合理选用药物,配合其他治疗方法,颈椎病患者可以有效缓解颈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