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因素是什么
深入了解骨性关节炎的多元诱因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疾病,其发生往往源于多种因素。对于那些曾经患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软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容易继发本病。
关节内骨折或曾经做过关节手术、遭受过外伤,是产生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变性导致软骨及关节内容物的耐应力降低,关节不稳,进而在软骨面与关节囊、韧带的附着处引发代偿性或保护性骨质增生。
关节发育不良也是诱因之一。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肢端肥大症、Perthes病等,都可能对关节造成损害,为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埋下隐患。
关节外畸形导致的关节面负重线不正,同样会引发骨性关节炎。例如,佝偻病后遗膝内翻或膝外翻,以及邻近关节骨折复位后对线欠佳引起的关节面歪斜,都会使关节承受不正常的压力。
关节不稳定如韧带、关节囊松弛,也可能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医源性因素,如长期服用或关节内注射激素,可能引发关节软骨剥脱病。
体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中年以后,体重的影响更为显著。症状出现前的8至12年,就应关注体重问题。减肥有助于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体重减轻5公斤,即可大大降低发展成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概率。
肌肉无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股四头肌无力的个体可能更容易产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原因是膝关节的异常应力。某些关节的过度使用也可能会增加骨性关节炎发生的危险性。例如,足球运动员的患病率较高,而那些常年从事需要低头、弯腰、欠站等工作的人,由于气血、筋脉运行不利,肌肉骨骼营养障碍,也容易产生骨质增生和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既往的关节疾病、关节手术或外伤、关节发育不良、关节外畸形、关节不稳定、医源性因素、肥胖、肌肉无力以及关节的过度使用等。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