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狭窄的病因机制
骨科 2025-05-01 19:5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骨科专家解读椎管狭窄:中医视角下的痹证与深层机理
椎管狭窄,这一病症在中医领域被归入痹证范畴。所谓痹,即阻塞不通之意,其发生与个体的体质盛衰、气候条件及生活环境紧密相关。
深入椎管狭窄的病因机制,从生理发病原因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
一是先天性(或称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此类患者的椎管前后径狭窄较横径改变更为显著,椎弓根缩短,狭窄累及多个节段。
二是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其成因包括脊椎退行性改变、手术、外伤、脊椎滑脱以及黄韧带骨化等。
而从发病部位来细分,椎管狭窄又可分为:
1. 中央部狭窄:通常由于椎板和黄韧带肥厚、椎间盘退变或伴有椎间盘突出所导致。当腰椎管前后径小于10mm时,应高度怀疑为中央部狭窄。
2. 周围部狭窄:通过CT扫描测定侧隐窝前后径小于3mm,若伴有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为周围部狭窄。
3. 混合型狭窄:同时呈现中央部狭窄和周围部狭窄的症状。
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成因和表现,但无论哪种类型,椎管狭窄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困扰。幸运的是,中医对于痹证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以及环境因素,中医会进行辨证施治,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无论您身处何地,只要有椎管狭窄的困扰,都可以寻求中医的帮助,通过中医的独特疗法,有效缓解病痛,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上一篇:骨关节炎患者吃什么对身体有益? 下一篇:颈椎病患者如何做好日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