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宝宝黄疸
新生儿黄疸:深入了解与正确护理
目录:
一、新生儿黄疸的误区
二、正确看待宝宝黄疸
三、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四、黄疸的治疗与分类
一、新生儿黄疸的误区
许多家长在面对新生儿黄疸时,可能会走入一些误区。例如,滥用中药如茵栀黄,可能会引发宝宝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损害肝肾功能。晒太阳和喝葡萄糖水也被一些家长尝试用来治疗黄疸,但这些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耽误病情。家长应该避免这些误区,正确看待和处理新生儿黄疸。
二、正确看待宝宝黄疸
宝宝黄疸是常见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关键在于正确护理。要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这有助于黄疸的排出。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在两餐之间都应喂水或葡萄糖水。要注意保护宝宝的肝脏。适当让宝宝晒太阳,但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避免暴晒。如果黄疸较重,要停止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粉。观察宝宝大便颜色也是判断黄疸程度的重要方法。宝宝黄疸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
三、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逐渐加重,第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的黄疸一般会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可能会持续更久。在此期间,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其他不适表现。
四、黄疸的治疗与分类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家长仍需密切关注。生理性黄疸通常较为轻微,不会对胎儿的智力产生影响。
病理性黄疸则症状严重,需引起注意。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黄疸,或者黄疸持续不退、消退后再现,甚至黄疸症状逐渐加重。病理性黄疸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核黄疸。核黄疸的发生,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嗜睡、吸奶无力、肌张力减退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严重后果,部分患儿可能因此死亡,幸存者则可能面临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对于黄疸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光疗,这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必要时可重复照射。激素疗法、输血浆或白蛋白、苯作为酶诱导剂以及中药治疗等,均可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有现象,由于胎儿在母体中为满足自身对氧气的需求拥有许多不成熟的红细胞,出生后这些红细胞破裂,释放大量胆红素到血液中,而新生儿的肝脏尚未健全,无法完全代谢这些胆红素,从而导致黄疸。
病理性黄疸则包括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感染性黄疸等。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含有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孕二醇,降低人体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从而引起黄疸。溶血性黄疸则是由亲子血型不同而产生,以ABO溶血最为常见。感染性黄疸则是由于肝细胞被细菌或病毒所感染,代谢能力下降所致。
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黄疸及其症状,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照顾新生儿,并在必要时及时求医。在面对新生儿黄疸时,家长可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但如黄疸较重,应立即就医,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