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桡骨下端骨折初、中、后期的治法与药方

    初期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桃红四物汤(吴谦等《医宗金鉴》) 处方:12克,12克,生地黄15克,5克,桃仁12克,9克。水煎服,每日l剂。 若肿胀、疼痛较甚者,可加末3克(冲服)、木通12克、5克。 2.外用方双柏散(上海学院《中医伤科学...

  • 桡骨下端骨折

    概述: 多见于成年及老年人。其骨折发生在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桡骨下端膨大,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为应力上的弱点,此处容易发生骨折。桡骨远端构成桡腕关节,其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倾斜20—25°,当骨折发生移位元...

  • 桡骨下端骨折症状体征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伸直型骨折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

  • 桡骨下端骨折病理生理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伸直型骨折 伸直型骨折多为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 二、屈曲型骨折 屈曲型骨折常由于跌...

  • 桡骨下端骨折的诊断检查

    一、伸直型骨折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可通知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

  • 桡骨下端骨折有哪些治疗方案?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伸直型骨折 治疗 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很少需要手术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1、麻醉 局部麻醉。 2、...

  • 踝部骨折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踝关节面比髋、膝关节面积小,但其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而踝关节接近地面,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无法得到缓冲,因此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骨折后如果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

  • 踝部骨折概述

    踝部损伤平时多见,其中以踝部韧带损伤为最多。一般常在行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发生,通常叫踝部扭伤。但较大的暴力,可引起骨折,如坠落伤、砸伤、辗压伤等。战时踝部火器伤也多见。因踝部循环较差,又处于身体低位,损伤后尤易发生水肿,愈合及抗感染能力...

  • 踝部骨折病因病理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大多数是在踝跖屈扭伤,力传导引起骨折,由于间接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踝足所处的姿势各不相同,因此发生不同类型的骨折,有时暴力直接打击也可发生复杂性骨折。 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大多数是在踝跖屈扭伤,力传导引起骨折,由于间接暴力...

  • 踝部骨折的介绍

    踝部骨折为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极少数由纵向挤压所致。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或近解剖固定。此外常并发踝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膝关节的关节面小,担负但的重量与活动却很大,故易发生损伤。占全身骨折的3.83%。多见于青...

  • 踝部骨折的饮食禁忌

    踝部骨折平时多见,其中以踝部韧带损伤为最多。一般常在行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发生,通常叫踝部扭伤。但较大的暴力,可引起骨折,如坠落伤、砸伤、辗压伤等。战时踝部火器伤也多见。因踝部循环较差,又处于身体低位,损伤后尤易发生水肿,愈合及抗感染能力...

  • 中医治疗踝部骨折

    踝部骨折为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极少数由纵向挤压所致。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或近解剖固定。此外常并发踝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膝关节的关节面小,担负但的重量与活动却很大,故易发生损伤。占全身骨折的3.83%。多见于青...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