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羊水栓塞的诊断

    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并立即组织抢救。在抢救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但决不能等待检查结果再进行处理以坐失抢救时机。 1、X线摄片:典型者可见双侧弥漫性点片状浸润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伴右心扩大及轻度肺不张。 2、肺动脉或下腔静...

  • 羊水栓塞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非特异性检查 1.心电图:右心室,右心房扩张,还可见到心肌劳损的表现。同时有心动过速。 2.胸片:可能无异常表现,70%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肺水肿症状,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点状浸润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肺部轻度扩大。心影可能会增大。 3.血氧饱和度:突然...

  • 子宫破裂的预防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多发生在分娩期,与阻塞性分娩、不适当难产手术、滥用宫缩剂、妊娠子宫外伤和子宫手术瘢痕愈合不良等因素有关,个别发生在晚期妊娠。为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母儿死亡。其发生率为判断一个...

  • 羊水栓塞

    (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致,为1∶5000~1∶80000,但病死率高达50%~86%。据全国孕产妇死亡调研协作组报道,1984~1988年间,全国21个...

  • 羊水栓塞有哪些治疗措施?

    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以及早用肝素和及早处理妊娠子宫。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抗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应该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氢化可的松,即时500mg,一般每日1000~2000mg,静脉滴注。但激素可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使已激活的凝血...

  • 羊水栓塞有哪些临床表现?

    发病迅猛,常来不及作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为及早诊断,必须熟悉发病诱因和前驱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

  • 羊水栓塞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羊水中的有形物质包括:扁平上皮、毳毛、胎脂、胎粪、粘蛋白等。其诱因如下:①经产妇居多;②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③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④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

  •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发病迅猛,常来不及作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为及早诊断,必须熟悉发病诱因和前驱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

  • 干预羊水栓塞高危因素

    预防的关键是了解可能引起的高危因素并加以积极干预。以下是近年国内外专家对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的归纳: 过强宫缩增高宫内压子宫收缩过强时羊膜腔压力随之增高。若羊膜腔压力显著高于静脉压,羊水就有可能被挤入已破损的小静脉血管内而引起羊水栓塞。正常分娩...

  • 羊水栓塞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非特异性检查 1.心电图:右心室右心房扩张还可见到心肌劳损的表现同时有心动过速。 2.胸片:可能无异常表现70%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肺水肿症状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点状浸润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肺部轻度扩大心影可能会增大。 3.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往往可以提示有...

  • 羊水栓塞症,凶多吉少

    症,在产科学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羊水栓塞一旦发生,产妇的死亡率非常高,甚至有些医师认为,只要发生羊水栓塞症,产妇几乎都难逃一死…… 羊水栓塞症,在产科学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每2000~3000次生产中就可能发生1次,也有的医院统...

  • 易发生羊水栓塞症的孕妇

    临床上,下列孕妇较易发生症,因此碰到这种情形时,必须特别小心。 1.高龄产妇:也就是年龄超过35岁以上的产妇,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年龄愈大,发生的可能性愈大。 2.生产次数多的产妇:譬如生第三胎、第四胎甚至七八胎的产妇,生产的胎数愈多,发生症的比...

  • 羊水栓塞有何症状

    发病迅猛,常来不及作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为及早诊断,必须熟悉发病诱因和前驱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

  • 分娩谨防羊水栓塞

    病情极为凶险可怕,它常在瞬间就将孕妇置于死地,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其中有50%在一小时内死亡。故它被称为产妇的致命杀手。 起病急,不可预料,病势凶险。它是在分娩过程中,导致混有毳毛、胎脂、胎粪、角化上皮细胞、粘液的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然后引起...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