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治疗鼻息肉

中医 2017-07-10 10:36老中医www.xiang120.com

诊断

1.肺胃湿热熏蒸

证候:气息出入不畅,鼻塞不利,嗅觉失灵,头痛头胀,涕多黄浊或黄白相间,鼻内见有息肉,色淡红或暗红,口渴咽干,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肺经湿热,致鼻塞不利,嗅觉减退,鼻涕黄浊,湿浊积聚,浸淫鼻窍肌膜,日久息肉渐长,鼻塞加重。清窍受损,头昏头痛,舌脉属湿热内郁证象。

2.肺经寒湿凝聚

证候:持续性鼻塞,息肉呈荔枝肉状,表面光滑灰白,鼻内有粘白浊涕,头昏头痛,嗅觉失灵,易感冒,舌质淡嫩,苔白,脉虚缓。

辨析:肺气虚弱,屡受风寒侵袭,日久壅滞,气血受阻,痰浊凝结,变生息肉,息肉阻塞鼻窍则头痛头昏,嗅觉失灵,肺气虚,易感冒,涕多粘白。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肺胃湿热熏蒸

治法:清宣肺气,利湿散结。

方药:清肺饮(《医宗金鉴》)加减。黄芩12g,山栀9g,生30g,9g,桑白皮9g,辛夷花9g,叶9g,车前子18g,12g,9g,头昏头痛者加,蔓荆子;息肉暗红者,可加桃仁、、等。

2.肺经寒湿凝聚

治法:温肺散寒,化瘀散结。

方药:温肺汤(《证治准绳》)加减。15g,炙9g,升麻9g,葛根12g,9g,6g,9g,9g,9g,6g,3g,可加、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二、、其他疗法

(一)外治法

1.明矾散(明矾30g,3g,白降丹0.6g,1.5g,共为细末)用水或香油调和,放于棉片上敷于息肉根部或表面,每天1次,1~2周为一疗程。或鼻息肉手术后1日敷药,可减少复发。(《中医耳鼻喉科学》广州中医学院编)。

2.瓜蒂散(《延年秘录》方:瓜蒂、、丁香)吹鼻。

3.鼻痔方(《证治准绳》方:明矾30g,篦麻7个,肉5个,50mg)放入鼻内,腐蚀息肉。

4.苦丁香、甘遂各18g,、、枯矾各3g,共研细末,调合,涂于息肉上,每日1次。

5.枯痔灵注入鼻息肉根部。

(二)摘除鼻息肉

《外科正宗》已记载"取息痔秘法",具体参考西医部分。

中药参考"鼻鼽"、"鼻渊"条。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防止或延缓手术后复发,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认为单发的较小息肉,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相近,或者无手术治疗的必要。对于多发的、充满鼻腔的鼻息肉应进行彻底的手术治疗,鼻息肉手术治疗不彻底,不仅术后容易复发,而且容易形成内翻乳头状瘤。

1.的手术治疗,包括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如能加服中药治疗,可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2.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下鼻甲或息肉内注射,喷鼻、滴鼻或棉片浸药后贴敷于手术腔等均为治疗鼻息肉的有效方法,为了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可采用中药配合治疗,实验室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对肾上腺皮质萎缩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大剂量的使用激素可出现肾的表现,应采用滋养肾阴的药物如、、、、生地、知母、龟板等治之。长期应用激素常引起肾,可选用、、仙灵脾,苁蓉、黄芪、等药物治疗。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中加用中药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副作用的发生。

3.手术后采用中医局部外治法可减少息肉的复发率,局部外治法包括中药制剂的喷鼻,涂于鼻息肉蒂部和手术腔,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中药制剂的鼻息肉内注射,可使息肉缩小,对某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5.当前在鼻息肉治疗学中应引起重视的是单纯手术治疗的观点而忽略免疫学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甚至持有偏见,是十分有害的。对于较小的息肉,无论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单独采用均可治愈;鼻息肉必须手术治疗的观点已成为过去,而且鼻息肉手术后不予术后处理和继续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点,也已陈旧落后。

鼻息肉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上一篇:鼻息肉怎么办 下一篇:西医治疗鼻息肉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