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萎缩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施治

中医 2017-07-10 10:35老中医www.xiang120.com

在祖国医学中属“鼻槁”范畴。  其中辨证施治的内容是:

1、肺肾:鼻内干灼,嗅觉减退,鼻内粘膜萎缩,鼻甲缩小,鼻腔宽大,黄绿色痂皮多,或有少量鼻衄,常伴咽痒干咳、五心烦热、语言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肺肾阴虚证。

其治疗宜用滋养肺肾,润燥通窍。方药:固金汤加减:生地黄20g,熟地黄20g,15g,15g,10g,10g,百合10g,10g,桔梗6g,6g。若鼻内粘膜萎缩甚者,加、、。

2、脾虚湿蕴:鼻干涕臭,涕痂留于鼻腔,色微黄而绿,嗅觉减退或丧失。鼻甲萎缩较甚。常伴头昏头痛,乏力纳呆,舌淡脉缓弱等。

其治法为健脾益气,化湿开窍。方用:参苓散加味:15g,12g,白术12g,茯苓15g,薏仁15g,扁豆15g,10g,10g ,桔梗10g。血虚者加熟地黄15g,当归12g,白芍12g,12g。

3、阴虚肺燥:鼻干无涕,嗅觉减退,鼻粘膜色红干燥,轻度萎缩、渗血,鼻甲缩小,咽痒,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养阴润肺,润燥荣鼻。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药用: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2g,15g,白芍12g,丹皮12g,川贝母12g,炙甘草6g。易衄,加15g。

4、阴虚瘀阻:鼻干,鼻塞、鼻粘膜极度萎缩,屡治不效,嗅觉失灵;舌暗红,有瘀点,少苔,脉细涩。

治宜滋阴养血,祛瘀生新。方用归芍散加减:生地黄15g,熟地15g,山药12 g ,杞果12g,桃仁12g,红花10g,12g,当归15g,15g,甘草6g。涕痂积留较多鼻气臭,加车前子15g,茯苓15g。其外用药可以用“鼻炎灵”滴鼻,以润肌复萎,利鼻通窍。

鼻炎灵组成:、、各60g,粉6g,霜5g,芝500ml,液体石蜡1000ml。

      制法:将苍、芷、辛、油同放锅内,浸泡24h,加热,待药呈黑黄色捞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体石腊,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入瓶内备用。

用法:滴鼻,每次2滴,每日2 次。

作用:清热消肿,芳香透窍。适用于鼻粘膜充血,或干燥萎缩,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

萎缩性鼻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