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眩晕病概述
内耳眩晕病,又称美尼尔氏病,于1861年由法国学者P.Meniere氏提出。以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及听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病毒感染、疲劳、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一定关系。目前现代西医学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易为患者所接受。
本病属“眩晕”范畴。《内经》有不少记载,《灵枢·口问》篇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隋代《诸病源候论·目眩候》指出:“腑脏虚,风邪乘虚随目系入于脑,则令脑转而目系急,则的而眩也。”说明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外感风邪所致。唐代《千金要方》提出风、热、痰致眩的论点。金元时代对眩晕的认识有颇多的发展,刘完素从“火”立论,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指出:“所谓风气甚而头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张子和、朱丹溪均从“痰”立论。《丹溪心法·头眩》篇指出:“此症属痰者多,盖无痰不能眩也。”李东垣则认为痰浊上逆,乃脾胃气虚所致。明代则强调“无虚不作眩”。陈修园综合各家之说,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风弋火、痰、虚四字。虞抟在《医学正传·眩运》中指出瘀血致眩的新论。清代叶桂则着重强调肝胆为病。历代医家对眩晕上证论述颇多,由于病因复杂,各抒己见,在互相补充的过程中,使眩晕证治的认识渐趋完善。
现代中医对内耳眩晕病的研究,主要以控制其症状发作开始。最早明确为内耳眩晕病的中医治疗报道见于1959年。其后相继有不少中医治疗本病的报道,但比较集中的临床治疗观察样本报道于1972年。80年代以来,治疗本病的研究,更引起普遍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以中医药治疗明确为本病的病例累计达5千余例。经过3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积累,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用药选方、、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均在90%以上。
在机理研究方面,有用耳蜗电位和耳蜗形态结构作指标,观察中药制剂对豚鼠实验性内淋巴积水的作用,证实了中药对美尼尔氏病的治疗作用。
美尼尔氏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