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医疗法

中医 2017-07-10 09:18老中医www.xiang120.com

(一)辨证施治  

                    

多发生于产后,因体虚而感邪,故虽属热病,也不宜过于攻伐,但又不可片面强调补虚而忽视里实之证,致犯虚虚实实之戒。若辨证属湿热望盛型,治宜清热利湿为主6若属瘀热互结型,则宜清热祛窃;若邪毒炽盛,治当凉血解毒;若热伤气阴,应辅以益气养阴;若病情展,热入营血,则需清营凉血,甚则开窍醒神。

1.湿热望盛证 

              

主证:发热恶寒,或低热起伏,腰部酸胀,小腹疼痛,按之痛甚,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如脓,秽臭,或恶露不绝,量多混浊,或经血淋漓不净,质稠色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窃。

方药:解毒活血汤(《》)加减。

20g,葛根12g,柴胡10g,15g,丹皮15g,12g,桃仁10g,生10g,15g,30g。

加减:若产后恶露量多,或经期延长,可加益母草15g,10g,以化痰止血;若腹痛可加元胡10g、川楝子10g、蒲黄10g、10g,以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若腰痛,可加川断15g、寄生12g,以补肾强腰。

2.瘀热互结证

主证:乍寒乍热,下腹痛甚,拒按,恶露不畅,或时下时止,色暗有块,或经期延长,带下量多或不甚多,色黄或赤,大便秘结—,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滑或滑数。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10g,10g,赤芍12g,甘草10g,红花l0g,桃仁10g,生地15g,12g,柴胡10g,15g,15g,败酱草15g。

加减:腹痛甚,加、各10g,以化瘀止痛;若腹胀明显,可加川楝子10g,木香6g,以理气行滞;若恶露日久不绝,经期延长,可加益母草30g,茜草10g,以活血止血。

3.热毒.炽盛证

主证:寒战高热,头痛,下腹胀满,疼痛拒按,腰痛甚,烦躁口渴,尿黄或尿频尿痛,倦怠乏力,嗜睡,恶露时下时止,带下量多,浓稠臭秽,舌质红苔干黄,脉洪数或滑数无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窃。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15g,紫花地丁15g,银花15g,野15g,10g,连翘15g,柴胡10g,赤芍15g,积壳12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10g。

加减:若尿频,尿痛,可加车前子10g(包)、10g,以清湿热、利小便;若高热,烦渴,少气储言,可加15g(或12g)、15g、15g,以益气养阴。

若热入营血,证见高热,汗出、烦躁,甚或斑疹隐隐,舌红终,苔黄燥,脉弦而数,可用清营场(《》:15g,生地15g,麦冬15g,银花15g,连翘15g,心6g,15g,10g,粉15g冲服)加紫花地丁15g、12g,以清营解毒、养血滋阴。

若有神昏肢厥,可用清营汤送服安宫丸(《温病条辨》),以开窍醒神。

若高热持续不退者,可用穿琥宁注射液16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

(二)        

         

1.妇科止带片:清热燥湿,用于湿热证。片剂,每片0.25g。口服,每次服5片,每日3次。

          

2.四妙丸:清热祛湿,适用于湿热证。水丸剂,15粒重1g。口服,每次6g,每日次。

(三)单验方

1.30~60g(鲜草加倍),蒲公英30g,30g,水煎服。用于热毒内盛

|<< << < >>

子宫内膜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