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 清热泻火 下水益气
“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本经》)
《本草通玄》谓“知母苦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本草经疏》亦谓其“泄泻脾弱,溏泄等证,法并禁用”。余谓知母微苦微寒,可补阴气之不足。大凡苦寒药,伐削阳气外,必耗阴液也。况且凡使知母,欲其引经上行或调中,必用酒浸焙干,下行则用盐水润焙。知母药性必不至大苦寒者,以为知母苦寒而但能退热,此乃对知母药性之认识不足也。
除阳明胃家实热、太阴肺家实火
《伤寒论》白虎汤清热生津,治伤寒温病大热伤津,面赤恶热,大汗出,烦渴引饮,口干舌燥,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者;《》化斑汤治温热胃火旺而血热炽盛,神昏谵语发斑;《济生方》二母汤(知母、贝母、、葶苈、、、橘红、炙)治肺痨实热,面目苦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痛,乍寒乍热。
除疟疾寒热
疟者气血俱受病,阴分已伤,邪气已深。一般大热大渴者,汤去半夏加知母、、、、、花粉;若无热而渴甚,用知母、生地、麦冬、花粉、、黄柏、干葛、甘草;《活人书》以白虎加汤治温疟常汗出而愈;《局方》有截疟饮(常山、知母、、、炙甘草、、珠各等分切细,每用5钱,水酒各半盏,煎至8分,露星月一宿,清晨冷服之);达原饮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或以为知母于达原饮中滋阴,然邪伏膜原者,舌苔垢腻如白粉,且多挟秽浊,直需宣透破结,使邪透溃,何能滋阴液以留邪?知母微苦寒之性,除内郁热邪也!
除胃肠伏郁之湿热
贵州陈光祖氏有幼儿厌食方(炒知母、炒、各5克,、、麦冬各6克,、、胆草、甘草各3克)治疗幼儿厌食症数以万计,有效者恒多。此方全无寻常健脾培土药,反多苦寒清火药,其所用有效者,乃因幼儿生机旺盛,然脾胃柔弱,多食肥甘厚味,炙煿生冷,辄易积滞,脾胃运化受损,寒热错杂之邪气停滞其中,而水湿内滞,蕴生郁火,致脾虚难运,难化,自然厌食。知母可除胃肠中伏热,故反有醒脾健胃之效,消谷调中也。此方独辟蹊径,余受之启发,凡饮食不化,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乏力,不耐寒热,饭后憋闷,怠懈欲眠,四肢不收,懒倦动作,五心烦热者,虽知温平甘多辛少是为治本之法,所用参苓、补中益气、顺气和中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气汤诸方,多稍加炒知母数克,清利胃中伏热郁火,脾阳反旺,脾气乃行,最利中气补益。
除三焦相火
贵州谭绍尧氏以《兰室秘藏》滋肾丸(知母、黄柏、)加、、生地滋阴降火,引火归元,治疗唇颊溃烂,多服清热解毒药无效者;咽痛灼热,长服清热解毒药无效,脉两尺不足,咽痛不甚红,滋肾丸加、甘草、元参去虚火之上逆;口腔糜烂溃疡,清凉药无效或反加重,肾阳不足,虚火上越,滋肾丸加生甘草清相火而解毒;高年癃闭,喜热饮,两足冷,小便淋漓清冷,溲时茎痛如刺如刀割,脉沉无力,阳衰有虚火实热同凝下焦,滋肾丸加牛膝、生地、、竹叶、甘草梢、粉;如膀胱湿热重,滋肾丸加五淋散。
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剧烈,或发热不解,乃水火交阻之证。仲景为常用方也。桂枝、芍药、甘草调和营卫;、疏风通阳,白术去湿,通阳,通,无知母清热利尿下水之相兼,则肿痛难消散也。脉管炎也水火交阻之证,用二妙散、四妙勇安汤加知母则肿胀易消,小便量也增多。《经》所谓主“肢体浮肿,下水”,始知其确乎可信。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口腔扁平苔癣的中医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方法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