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如何看待“春不食肝”

中医 2017-05-13 06:29老中医www.xiang120.com
养生专家指出,“春不食肝”不能简单理解为不能吃肝或者不能补阳,而是春天里不能伤害肝脏的意思。春天由于湿气重,应少吃味酸的食物,多吃甘平的食物,更有利于护肝健脾。

春天来了。俗话说:“春不食肝”对这句话,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深刻道理。是否真的春季不宜吃动物的肝脏? 对此,专家指出,“春不食肝”不能简单理解为不能吃肝或者不能补阳,而是春天里不能伤害肝脏的意思。春天由于湿气重,应少吃味酸的食物,多吃甘平的食物,更有利于护肝健脾。

调养 少酸养肝

《摄生消息论》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肝旺于春,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而甘味补脾培中,故春季饮食,宜少酸多甘。春以养胃气为本,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春暖花开,过敏,以及哮喘、高血压者,不宜食用虾、鹅、海鲜等补肝助阳动风的发物。

每个季节食物的宜忌是有科学道理的。根据理论,肝气为春季的主气,这个季节肝的功能比较活跃甚至过于亢奋。根据中医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本是相克的关系.如果肝气过强就会伤及脾气,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在这一季里,脏腑的功能特点是肝强脾弱,养生的要旨是护肝养脾,尤其是中医说的肝火旺、肝气郁的人,更要注意清肝热、舒肝气,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若大量食养肝护肝之品,则肝脏得补,肝气更旺,脾受克必更弱。

春天万物复苏,是一年里湿气最重,阳气刚刚初生的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的子增加,氧气含量减少,人们血液循环减慢,毛细血管扩张,血液较冬季黏稠,大脑供血减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大多数人容易困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春困。这个季节里,肝脏工作负荷增加。肝火最旺,脾气最弱。,春天最重要的是做到饮食三少三多:少食、少咸,少油腻,多饮水,多吃,多吃蔬菜,从而达到养护肝脏,降肝火的作用。养生专家指出,春天里中老年人可以适当加服适量的维生素C,多食蔬菜和等。降低血脂,保肝护肝,对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大有好处。

少酸护肝 增甘健脾

《内经》载:“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者,酸、苦、甘、辛、咸也,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酸味食物可养肝气……养生专家认为,春天生机勃发,正是肝气条达之时,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效,要适可而止,过则可能影响阳气的升发。

经过冬天,不少人脾胃超“负荷运转”,春天,正因为为肝的功能异常活跃,必定会有大量的尚未分解的有毒物质,所以春季还是少食补肝助阳动风之品为妙。而且,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食后会使血脂升高,高血脂的人更应该少吃或不吃肝。,在饮食应尽量清淡可口,建议可多吃些味甘平的食物以“醒脾”,如蔬果类的南瓜、扁豆、马蹄、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油菜等,或者鱼、鸡肉、牛肉等。

中医认为,从五行跟五脏的关系来看,脾属“土”,肝属“木”,脾健则“土固”,土固可以御“木侮”,,以甘养脾间接也能起到护肝、益肝之效。

春季“以肝补肝”似欠妥

很多人都知道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而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因肝虚而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选猪肝、牛肝(富含维生素A)以脏补脏来治疗,有些人便按照“以肝补肝”的方法,不时买些动物肝脏来进行食补。专家提醒说,这种做法不太妥当,应该辨证论治。

养生专家认为,如果机体不虚,平衡,就不要偏食或过食动物内脏,对于代谢旺盛的人群来说,偶尔吃些无妨,但动物内脏蛋白质、胆固醇和矿物质(如铜)等含量也相对较高,肝胆、肾病、痛风及血脂偏高者应根据自身病情,注意少吃或不吃内脏。

“春不食肝”意思是春季肝气较旺,此时若多吃养肝护肝的食物,会使肝气更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症状。,还会发生头痛、眩晕、失眠等肝阳亢旺的现象。现代营养学分析,单说动物的肝脏富含维生素A。成年人每日吃四克牛肝或羊肝,就可满足体内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如大量摄入就会导致头晕、头疼、感觉过敏及腹泻等中毒症状。动物肝脏含胆固醇很高,胆固醇沉积血管壁上,容易引发血管粥样硬化,故老年人应少吃肝。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