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脉之相兼脉介绍
中医 2017-05-08 07:27老中医www.xiang120.com
《脉经》:小弱而涩胃反,微弱者有寒少气。尺寸俱孺弱,发热恶寒、汗出。《千金方》:寸口脉沉而弱者,日寒热及疝瘕,小腹痛;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
《》:“小弱而涩胃反,微弱者有寒少气。尺寸俱孺弱,发热恶寒、汗出。”
《千金方》:“寸口脉沉而弱者,日寒热及疝瘕,小腹痛;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
《四言举要》:“沉弱,弱小阳竭。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劳极诸虚,浮软微弱。”
《诊家正眼》:“弱堪重按,阴犹未绝,弱兼涩象则气血交败,生理灭绝。”
《医学人门》:“沉弱多惊悸,浮弱微散视渺茫,沉弱筋枯腰脉僵,沉弱惊汗、滑泻。”
《医宗金鉴》:“劳倦伤脾,脉当虚弱;泄泻下利,沉小滑弱;火热之症,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脉诀启悟注释》:“浮弱阳气衰微,沉弱阴虚水涸。”
《脉如》:“证虚脉弱而兼之以涩,为气血交败。”弱脉之相兼脉中,《脉经》言:“尺寸俱濡弱,主发热、恶寒、汗出。”究其意义:弱脉沉而细软无力,主气血虚之证。濡脉浮而细软,主精血不足。《脉经》言:“寸口濡,阳弱自汗出。”寸口是心肺阳虚而自汗。又言:“尺中濡,少血,发热恶寒。”尺属肾,肾阳虚则畏寒,肾阴虚,虚热内生。若尺寸俱濡弱,是气血俱虚,故可发热、恶(畏)寒、汗出兼见,但非表证。
《四言举要》言:“沉弱阴虚。”《医学人门》言:“沉弱阳虚多惊悸。”诊沉弱之脉,究为阴虚,抑或阳虚?沉弱之脉,主里虚证。如寸脉沉弱,主阳气虚;左寸沉弱,心阳虚而惊悸;右寸沉弱,肺气虚而短气自汗。左尺脉沉弱,主肾阴虚,耳聋骨痿,右尺沉弱,肾阳不足,下焦虚寒,大便滑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中医药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
- 48岁阿姨再高考考上大学学中医
- 感染新冠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 口腔苔藓中医治疗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中医叫什么病
- 哪家医院中医好 哪个医院看中医好
- 膏方机中药浓缩设备 浓缩膏方机器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总院地址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招生官网
- 甲状腺4a中医能治好吗 甲状腺4a用中医怎么治疗
- 佛山中医骨科 佛山中医骨科简介
- 老中医的快乐生活 老中医的故事免费阅读
-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 昆明中医胃肠医院怎么样
- 甲骨文的发现与哪两味中药有关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什么_
- 90后冒充老中医卖壮阳药赚900万 36名假中医卖壮阳药
- 甲亢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甲亢
- 吃中药需忌口六大禁忌需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