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现代病名的诊断及辨证

中医 2017-05-04 07:31老中医www.xiang120.com
中医使用现代病名,在诊断问题上主要是利用现代医学的指标,但在工作中亦发现并积累了若干中医四诊方而的新内容,其中亦包括一部分脉诊在内。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丰富发展了现代病名的诊断方法,从某些情况上来看亦对中医脉学的发展前进具有积极的作用。

1、诊病

使用现代病名,在诊断问题上主要是利用现代医学的指标,但在工作中亦发现并积累了若干中医四诊方而的新内容,其中亦包括一部分脉诊在内。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丰富发展了现代病名的诊断方法,从某些情况上来看亦对中医脉学的发展前进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弦脉传统上有主肝经病之说,而在现代病名中例如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癫痫等抽搐的病属于中医的肝经病,某写因精神躁怒紧张等所致的有关神经精神方而的疾病亦属于中医肝经病的范围之内。对此传统上只是一个弦脉,再多不过区分一下大小力度兼脉等等,但在今天每一个临床较有经验的中医都会发现并体会到一个高血压的弦脉它的指感绝对和一个肝炎或肝硬化等病得弦脉不同,这不但在临床体会上如此,亦初步得到客观方法的证实,例如脉象图上就表示出,虽然两者具有弦脉的一般特征,但由于它们不是一个疾病,因而还有此各自的波型改变等,高血压与有否动脉硬化以及以上几类弦脉所主疾病之间亦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大致说高血压的弦脉它的张力阻力都是增加的,而弹性却有所减弱,指感是弦而有力的i动脉硬化主要表现是血管弹性差,脉弦而不柔和具有古人所说的“弹指”、“如指弹石”等感觉特征;而一般的如肝病的弦脉多为弦而无力或不甚有力。这可能与这种脉象虽然张力增加而阻力却并不增加有关,血管虽然有紧张的变动但与动脉硬化的出现质上的硬化变化亦不相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生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与此,我们还认识到高血压病(部分兼有动脉硬化)的弦脉由于张力阻力血管弹性等变化的关系,除出现典型弦脉外,在脉图上可以有“双峰”、“平顶”、“钝锋”、“侧峰”、“宽腰”等弦脉的特异图型,这些都不是在其他疾病的弦脉中所能易于见到的,尤其是后三种可以说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所独具的特征,关于血压的变化,通过诊脉原则上是可以清楚的,但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脉诊能得到仪器所不能取得的多种信息,但用诊脉完全取代某些仪器亦并不现实,即以血压(包括高血压病)为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就有指感有力但它的血压并不见得高,这些是实证但不是高血压,反过来说脉很无力但血压可以是正常的,这些是虚证,但不是低血压。某些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或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诊脉时往往会误认为无力脉,这是由于脉管变硬弹性减弱,而脉诊是通过跳动诊察所感知的缘故,因而就易于误诊为是无力的,这些都说明脉诊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大量信息,不是仪器可以取代的和通过仪器简单的理解和认识的,亦说明既经仪器明确可以分析出来的问题(如血压表之于血压)亦不是用手指检查所能完全取代的。

这些亦还有一个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即或通过提高可以取代亦还有一个方向性的网题,因为一个血压表的设备很容易,但培养一个指感与血压表完全相同准确无误的人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将来对这类问题如何对待确有个方向问题,我们认为确应有人在技法上要能达到高、精、深、准的程度,但方向应当是发展客观化,以利于进一步普及提高和继续向更高的境界迈进。又如滑脉,古人说是“血旺”,现在证实滑脉确为循环血量增多的脉象,所以儿童青年的正常脉都兼有滑象,在基础代谢率增高、循环血量增多的某些病人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时会出现较为典型的滑脉,妊娠脉滑亦是同一个道理。临床所见心房纤维性颤动可见到完全不整性质的代脉;主动脉硬化的病人多兼涩脉;一般期外收缩的心律可见结脉;二联三联等心律可见定散中止的代脉;频繁的逸搏或心房纤维性颤动可以出现止不能还的代脉等等,这在心血管疾患中是众所周知的。

还有梅毒性心脏病主动脉瓣膜有狭窄和闭锁不全,脉象是极典型的涩而兼大的,与脉诊有关的“无脉病”无疑对中医亦是一个新的问题,在过去至多被认为是先天异禀,而现在则了瓣到了无脉亦会是一种疾病。脉诊对于现代疾病诊断是有意义的,由于我们的经验还不多,亦没有很好的进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不及时,所以看来内容不多,作用不大,不过如能对此重视起来,坚持研究,探索下去,它的意义还是很大的,不但能增加现代疾病的诊断指标,而且对于发展中医脉诊适应现代化要求、向未来迈进,就不是单纯的指感技术问题了。

2、辨证

对于辨证,脉诊的意义就比诊病大得多了。现代医学面然不讲辨证,但引进到中医方面来以后从中医的方法角度上予以再认识,它就有了辨证的问题和需要了。对于疾病的认识有这种要求,从治疗角度上讲亦有这种要求。例如同是高血压,早中晚期辨证就有所不同,这还能说大体与西医分期相适应,但中医对高血压又有、肝阳、湿痰乃至气虚、肝郁、内风、脾虚、相火等等辨证,这就纯属中医独具的了。叉如同是感冒,中医起码有风寒风热之分,同为肝炎中医就有湿热、肝郁、瘀血、脾虚、肾虚、气弱等等辨证,同是脑血管意外,中医既有脏腑之分,又有风火痰虚乃至气滞、伤食以及五脏六腑诸种见证,经络血脉不同表现等等,总而言之,现代的病一经中医引进除对现代的疾病诊断要引进其诊断指标外,必然在临床上赋予中医的论治内容,这无疑是一种在引进的所做的发展。

脉诊是中医临床学的一部分,它亦反映和方法,并且是辨证的主要依据,脉诊在现代疾病病名诊断及其临床观察中亦一定会从辨证的角度上赋予新的内容,这亦是脉诊在现阶段的新进展。以上的这些问题以病名是新的,而从赋予了辨证这个角度上看是个新问题,若就其实际内容上看,无论是评脉和辨证仍然是中医原有的东西,只是进展到诸如高血压、肺结核、肝炎、肾炎等现代诊断病名上来而已,所以其具体内容和方法就无须在此多加赘述了,只要是通晓中医学的人理解和使用都是没有问题的,亦不会不理解和不使用。虽然在实践中会引起认识上的改变和方法上的发展,但它们都是在实践上点滴的渐进乃至无意识的推移,是个缓慢的量变过程,而非突变和旗帜鲜明的革新,多数人是不自觉的前进,这种形式和过程是自然的,它避免了若干争论和弊病。下而所要介绍的是一些在使用现代疾病诊断中的一些新的有关证与辨证的问题。

中医的证与辨证问题,无论是单一的证或是复合的“证组”、“证型”在实际临床使用中都是具有通用于各种疾病或是通用于一部分疾病之中的性质,具体到使用现代疾病诊断中亦有很多这种情况。常见的证如发热、恶寒、疼痛、口渴等等都是中医原有的,只要考虑到现代疾病的诊断的病理病位等问题就可以了,可以说两者基本上是相通的,这亦说明为什么中医在使用现代疾病诊断时,治病中自然的使用并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根据与可能性。在使用现代疾病诊断中病亦有若干表现在证上的新问题,这是由于观点方法不同,条件不同等原因所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决亦是中医向现代化前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实际工作。例如现代临床上所诊断的功能性与器质性疾患的根据;解决定性、定量、定位的措施等,有的是具有特异性质的手段,即能够解决病的问题,有的只能说明其性质、位置等是要由医生综合分析考虑才能诊断病的,而这些亦正是像中医的证的性质。如白细胞的增高、血压的变化、血沉的增快、心电图的某些改变,某些仪器对占位性病变的病定等等,都需要再加上其他条件综合考虑才能诊断是什么病,这就很像是中医的证候了。在此有很多是各项现代方法包括仪器设备检查所得出的结果。对此中医就应当对它们亦有一个从中医角度的认识与解释来提供中医治疗上的决策,亦就有发展中医的意义了。

中医对这些问题不探索不前进必然引致不诊断就连治疗亦只能用西医的治法或观点,就是用中药亦必然导致“废医存药”。所以对这些问题不应回避而是要利用和发展中医。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病手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脉诊应当发展,做起这一方面的合理的一部分工作来。例如传统上有所谓气病血病的两大类分类方法,其中气病大体上相当于功能性疾病,血病大体上相当于器质性疾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就能找到更多的规律和指标,因为前者脉多变动不居,后者脉多固定不移。定性定量则可以开展客观方法的研究,以取得较人手诊察为客观的方法和指标,至于定位问题中医脉诊原有的寸关尺分脏腑及《》等书的浮沉定位法,虽然属于此种性质,但具体到现代疾病的定位上来是否合适,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可以理解现代疾病诊断的定位是绝对的,如果正确则通过病理尸检等则必会得到证实。而中医的脏腑部位等尽管原有解剖学上的根据,但在发展中受及临床上其他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自成一个体系,它将解剖病理病机及治疗上的需要和方法等综合在一起了。例如久病虚证必然归之为肾虚,风必及肝,湿则主脾等等,这些就不可能与现代疾病中的解剖部位完全相台。

例如心脏病如出现心衰,往往在辨证上属于肾虚,而补肾阳、复元气的药如参附之类在今天的药理学上又证实它们有强心的作用。肺心病心衰则为肺肾虚等等,道理亦是类似的。这些例子是很多的,故而从中医的体系讲诊断治疗用药说是肾虚是没有问题的,但若从对现代疾病的治疗上讲这些处理仍然是对的,只是在诊断和辨证的定位问题的方法和说法上显然是有所不同的。故而不可能亦不应该将中医脉诊原封不动地移至现代疾病的定位上来,因为它是中医体系的产物。在这方面大家还没有做多少工作,亦无成熟经验可谈,不过可以用原有的分主脏腑法进行有计划的研究,亦可以从古代遍诊法上通过经络的诊察来寻找定位方法等,如果工作做得合理亦是会有成效的。其结果应当是丰富发展中医,不应当改造成西医。

在结合现代化验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方面的问题上,亦应对其取得中医性质的认识,例如目前就已取得不少恢复肝功能、肾功能,消失蛋白尿、升高白细胞、消除肺部等处炎症及后期阴影、阑尾包块等等有效的中药和方剂等。根据这些就会得知有关中医对其性质亦即辨证一卜的认识,从而亦可以探索到脉象的有关变化而取得有关的指标。例如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中医减肥(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