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的作用和功能
热能的生理作用:
1. 维持基础代谢:基础代谢能量是指人体在清醒时,神经、肌肉完全安静及空腹状态下,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最低能量需要量。也就是说,当人体静卧在18~25℃的环境中,处于完全休息状态,既无体力劳动,也无脑力劳动,而且已停止进食12小时,消化系统也处于静止状态时,人维持体温、血液循环、心脏搏动、呼吸和肌肉紧张度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基础代谢能量与身体表面积成正比,并受年龄、性别、情绪、营养状况、疾病、气候等影响,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男人比女人基础代谢所需能量高,青年人比老年人高,怀孕期妇女基础代谢能量高于一般妇女。激素分泌过多,也会提高基础代谢率。
2. 从事劳动、学习及生活:人每天进行的各种活动,都需要能量,这部分能量的消耗是每天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方面。活动所需的能量与劳动强度、活动持续时间及工作的熟练程度有关。劳动强度越大、活动时间越长、工作越不熟练,则能量需要越多。
3. 食物特别动力作用:由于摄取食物而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高,称为食物特别动力作用。这种作用只是增加了机体的能量消耗,并不是增加能量的来源。
热能的来源:
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通过食物来提供的,可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氧化可提供能量16.72千焦耳(4千卡),由碳水化物提供的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55%一65%。
每克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可提供能量37.62千焦耳(9千卡),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20%~30%。
每克蛋白质在人体内氧化可提供能量16.72千焦耳(4千卡),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10%~15%。
热能平衡:
与人体对能量的需求量大体平衡。如果饮食安排不当,能量长期收支不平衡、不足或过剩均会影响身体健康。这种影响最先反映在人的体重变化上,进而继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体质。所以控制能量保持能量的平衡供给,维持正常,对人体健康十分关键。
1.能量不足:能量不足是指提供给人体的能量长期达不到人对能量的需要,使人体长时间处在能量入不敷出的状态。此时体内贮存的能量(包括糖元和脂肪)就会进行补充,甚至需要人体蛋白质氧化来补充能量。从而出现人体消瘦、减轻、精神萎靡、皮肤干燥、贫血乏力、抵抗力弱等多种症状,当能量严重不足时,会造成蛋白质缺乏,发生蛋白质-能量不足的营养不良症。
美国专家最近进行了一项有关能量摄人和免疫系统关系的研究,10名超重的妇女参加了这项试验。研究人员把这些受试人员每日的能量摄人减少到其原来水平的50%,每日摄人能量约5439千焦耳。12个星期后,10名妇女表面健康状况没有变化。但从试验前后24项免疫系统功能指标的对比结果发现,这些人血液中抵抗肿瘤和病毒的细胞数量下降了30%-35%,免疫系统血清蛋白总量下降了10%~15%。通过这项试验说明:能量不足可使人体免疫功能大幅度降低。
2.能量过剩:能量过剩指提供给人体的能量长期高于人体对能量的实际需要,多余(即过剩)的能量转化成人体脂肪,从而使人体。人体脂肪增多,不仅仅使皮下脂肪层加厚、体态臃肿、动作迟缓,而且体腔和组织器官内的脂肪含量也会提高。体腔内脂肪增多,会挤压心脏、肺,增加心脏、肺脏的负担。组织器官内脂肪增多,则会造成血脂增高、血清胆固醇增高,易发生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糖尿病、脂肪心等多种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