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时间利用率 做最重要的事
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常常扮演着一种独特的角色,仿佛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前五天,事情似乎总是悠悠闲闲,毫无紧迫之感,然而到了第六天,时间突然紧缩,我们才如梦初醒地意识到紧迫性,继而展现出雷厉风行的态度。
这种“最后再行动”的习惯,在许多人的生活中频繁上演。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看报纸,你可以花费15分钟匆匆浏览,也可以悠闲地看上半天;一天之内,你可以选择忙碌十件事,也可以选择悠哉悠哉只专注于一件事。这其中的差距,正是在于我们对时间的利用和管理。
说起“帕金森定律”,它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只要还有时间,任务就会自动膨胀,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许多人在面对截止日期时,才会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像弹簧一样,一直拉伸到极限,然后猛然释放。
晚上11点前,有些人似乎总是忙碌于各种琐事,而把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在一边。他们宁愿消磨时间,也不愿开始真正的工作。但到了某个时刻,他们会突然醒悟,开始追赶时间。虽然最终能完成任务,但过程中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那位朋友的老公,晚上11点前总是打游戏、看新闻,但在真正开始工作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入睡,再次去做那些原本为了消磨时间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先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然后是重要但不紧急的,接着是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这个顺序常常被颠倒,甚至有些人似乎更愿意把重要的事情放在仿佛那才是压轴的好戏。
然而这种做法常常带来麻烦。有时,事情被搁置后越积越多,就像一团乱麻,理清它们不仅耗费时间,更耗费心情。所以当你感到事情繁多、时间不足时,你需要审视自己是否真的被事务压得喘不过气,还是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拖延而导致的混乱。
如果你选择放下手头的事情,首先要明确你的动机是为了消磨时间还是为了处理更重要的事务。明确放下事情的代价是什么?如果是为了短暂的轻松而放下重要事务,那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扰。正如一列火车,如果为了短暂的空间而将大部分车厢空置,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有效的时间管理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门必修课。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优先级,然后合理安排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时间的洪流中保持平衡,避免最后的慌乱和焦虑。(实习编辑:张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