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字号最老可至明朝 “柳泉居”最初为酒馆

健康饮食 2016-05-03 10:48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小时候,我住西单,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那儿是北京有名的商业街。当年西单老字号林立,在这里生活就被老字号包围了。饭馆有同春园、又一顺、峨眉酒家、四川饭店、玉华台、烤肉宛;商业有卖百货的西单商场、卖眼镜的精益;卖书的有中国书店,娱乐有首都电影院、长安大戏院。随着西单扩马路、盖高楼,这些买卖基本都挪窝了,只有西单商场、首都电影院产业升级,坚守阵地。但又有一些我们不以为老的老字号,在这条街上开始了新的征战。

  多老算老字号,这是个问题。按照商务部《“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的标准,凡品牌创立于1956年以前,符合标准的企业都可以申请中华老字号。这个规范出台于2006年,也就是说当时能满50年的企业就有可能成为老字号。

  北京老字号最老能到明朝。鹤年堂药店永乐三年(1405年)开业。紧随其后是便宜坊烤鸭店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业。再有柳泉居,应该创办在明中期,当年是个酒馆,现在专司卖豆包、烤馒头。嘉靖九年(1530年)六必居酱园开业。这是我所知北京几家明朝开始的买卖。至于是否真有这么久的历史,也有不同的说法。

  清朝出现的字号,最著名的是康熙八年(1669年)创设的同仁堂。包括同仁堂在内的清朝这些字号有个特点,多少都和宫廷有点关系。比如创立于乾隆时期的都一处烧麦馆、一条龙羊肉馆、天福号酱肉铺,都有与皇家有关的传说:乾隆题匾都一处、光绪私访一条龙、慈禧爱吃天福号酱肘子。

  及至晚清同光中兴到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商业又进入一个繁荣期。北京老话“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中的内联升鞋店、瑞蚨祥绸缎庄都开业在同治年间。餐饮业的全聚德、八大楼、八大春之类,也都创立于晚清民初这一段。这时期还能看出西方文明对北京商业的影响。出现了给孙中山配过眼镜的精益眼镜公司、专卖钟表的亨得利钟表店、北京最早的啤酒厂双合盛。

  建国初期,北京新开了一批买卖,主要为照顾外埠到北京定居人士的生活习惯,和为外事活动服务。如适合四川人口味的四川饭店、峨眉酒家、力力豆花庄,从长沙迁来了曲园酒楼,天津迁来鸿宾楼,上海迁京造寸西服、中国照相、四联美发等。

  上述这些企业基本都在商务部授牌的70余家北京中华老字号之列。其他够年头、没经国家认证、民间自封的老字号就更多了。北京这么多老字号,老的几百年,短的几十年,是否还能适应现在人们的要求呢,是否有被时代淘汰之虞?这就要说到前文所说现在北京有一些不被当做老字号的老字号。

  当路易威登上肩,有想过这是一家1854年创立的老字号吗?当蒂芙尼、卡地亚、宝格丽上手,谁会想到它们从1837年、1847年、1905年走来吗?当巴宝莉上身,您有想到它源自1891年吗?

  穿上瑞蚨祥显得复古,穿上巴宝莉显得时尚,同是一百多年的品牌,同在这个城市出现,何以本土品牌和外来品牌差异如此巨大?这是个有趣的话题。

  或许我们重传承,洋人重创新?也不是。几年前,在国家博物馆看《路易威登艺术时空之旅》,路易威登对传承的重视和对自己历史的珍爱,超过我们绝大多数老字号。

  我想差异的关键,大约是外来品牌师古而不泥古,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我们的老字号,有些也能借古开新。但也有不少老字号,更愿意躺在自己的历史上,慨叹人心不古,我们这么好的东西没人认。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开新,连古也守不了。这样的企业是没明白老字号的真正意义。

  老是信誉,是用几十年、几百年建立起顾客的信任;老是诚敬的态度,是对职业的敬畏;老是质量的保证,压上自己的历史为产品背书;老不是老本,更不是吃老本。

  梁启超有《少年中国说》一篇,号召我国不要做老大帝国,要做少年中国。我想北京的老字号们,是否也能抖掉老大的迟暮之气,携百年传承,做不老的老字号呢?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