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培育食品工业健康发展基因

健康饮食 2016-04-02 14:51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正处于转型期,其成长和转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国食品科技迅猛发展,成为推动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的内生动力。10月20—2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

  作为食品行业的年度盛会,会议受到了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中美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会议亦展示了中国食品科技界的整体实力,并开辟了科技与产业对接的创新发展新模式。美国食品科技学会、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渤海大学等120多所国内外高校及70多家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专家参与,娃哈哈、贝因美、英创松公司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代表悉数到会,参会人数突破1200人。

  厚积薄发

  中国食品科技力量大集结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会自2003年恢复举办至今,已是第十二届。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执行副主席克里斯蒂·塔兰迪诺介绍说,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举办的中美论坛自2002年在上海召开以来,也走过了13年的历程。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拥有235所食品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开设了与食品相关的学科。自2010年以来,每年有10多万名食品专业学生进入人才市场。与会专家指出,食品科学与食品工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产业的发展为食品科学学科提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纽带与平台,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关键和共性科学问题,是食品科学开展研究的重点方向。

  近年来,国家对食品科学学科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化开发十分重视,资助力度逐年加大,资助项目涵盖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及近年来食品科学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的推动下,高水平研究论文持续增长。从2013年到2014年,在全世界发表的食品科学技术领域研究论文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从14.7%提升至17%,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巡视员王喆在致辞中表示,科技部正在进一步强化对食品产业与人民健康相关的科技研究,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的投入力度,开发靶向营养食品,并继续支持食品国际科技合作,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食品科技界扎实的积淀,将转化为对中国食品产业新一轮创新的强大支撑,转化为对中国百姓健康安全的科学支撑。

  学术界共识

  破解中国食品安全“信任之惑”

  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的原则,增设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在此次年会期间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专家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就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经验和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国内57位权威专家对2011—2013年公众关注的38个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进行的分析表明,公众及媒体对热点中食品安全事件认知的平均准确率不足25%。由此显示,对中国食品安全认知,科学家与消费者间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缺失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

  目前,政府部门的管理多以危机应对为主。从欧美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来看,风险交流是投入少、效率高的一环。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侯任主席科林·丹尼斯分享了IFT就食品与消费者进行科学信息交流的经验。风险交流的重要性和高效性越来越为国际认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在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三大框架中,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因具有突发性与不可控的特征,成为难度最大的工作内容。风险交流的缺失,是导致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之惑”的根源,亟待引起关注。

  为补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短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集中国际国内科技力量,为政府监管提供科技咨询,组建食品安全“科技智库”;在行业层面,积极参与标准修订,引导行业做公众科普。

  学会与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联合创办了《食品安全风险解析》,针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焦点、热点涉及的关键风险点,邀请权威专家,进行科学解读。2014年1—12月共完成38期周报,这一尝试亦使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脉络更清晰。通过让媒体参加走进食品行业活动,培养主流媒体中的专家型媒体人表达科学声音,从而逐步构建起舆论安全网络。

  国家食药监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在会上分析了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在风险治理、全程治理、社会治理和责任治理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他表示,在未来发展方向上,要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治理规律,提高治理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站上新起点

  学科交叉与产业链延伸同步推进

  十几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正从食品制造,向原料、设备乃至流通的全产业链持续延伸。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进入个位数成长阶段,已不可逆转地进入转型与价值提升过程。与会专家表示,提升我国食品工业科技水平,就要找准创新着力点,尤其要开拓新视野,与国外先进技术多碰撞、多融汇,才能在原料、技术、工艺、设备等核心要素方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注重不同学科交叉,可以更好地推动食品行业整体进步。

  食品制造设备是食品工业发展的硬实力。在政府“工业强基工程——智能装备2025战略规划”的引导下,诸多食品制造业龙头企业已快速从食品装备2.0进入3.0时代。专家表示,新一轮自主创新正唤醒市场对中国传统食品及东方食品的认同与回归,大批专用装备的创新无法再依靠对进口机械的仿制测绘完成,装备行业急需提高研发创新和精细加工能力。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多元化,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将形成多学科交叉势头,并涵盖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食品原料生产、食品配料研发与应用、食品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孟素荷指出,食品行业亟须科技界在多学科交叉中,解决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问题,解决全球食品工业共性技术问题。

  会议期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成立,预示在营养健康食品和休闲食品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与深化。

  会议还对朱蓓薇、宗庆后等13位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人物及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蔡旺家等12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予以表彰。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