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摆脱阴虱病的“纠缠”?

疾病百科 2020-05-14 10:44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阴的病原体是一种体外寄生虫--阴虱。那么,阴虱是一种什么样的寄生虫呢?其实,在人体寄生的虱子有3种,即头虱、体虱和阴虱,它们的寄生部位、生活习性和外观形态略有不同。阴虱体形小而扁平,呈浅黄色或褐色的小斑点,肉可看见,平均长约1~2mm,前两对足细长,后两对足较宽有勾形尖刺,腹短宽似,活动力较小,常将嘴部埋于、毛囊、毛干部或紧贴于皮肤而不爱活动,平常每天最多活动10mm,常用爪勾挂于毛根上。阴虱一般不离开阴毛部,只有当性交时阴虱才离开原宿主,传染于新的宿主。

  男性出现常伴的症状

  (1) 瘙痒是主要的症状,但是瘙痒的程度则因人而异。瘙痒是由于阴虱用爪勾刺向皮肤打洞或穿洞,虱觜叮咬和注入唾液时才发生瘙痒。阴虱在吸血时注入唾液是因为唾液能防止血液凝固,有利于吸血。阴虱每天吸血数次,故瘙痒为阵发性的。

  (2)皮疹 在阴虱叮咬处常有微孔(肉眼看不见),局部发红,有小点,其上有;微孔处约经5天,局部产生过敏反应,常隆起出现。因搔抓常出现感染,见、渗液、。

  (3)青灰色斑 在患处附近可见到0.2~2cm大的青灰色斑,不痛不痒,压之不褪色,可持续数月,这种青灰色斑也可见于胸腹部、股内侧等处。这种青灰色斑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阴虱叮咬时的唾液进入血液所引起有关。

  阴虱病的危害

  阴虱失血而导致的,一般发展缓慢,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倦怠、、、心率加快和体力、浮肿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症状如、兴奋、烦躁等,有人认为是细胞内含酶缺乏所致。以上这些症状均可通过纠正、治疗阴虱后消失。因此若发现患有阴虱,应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上述症状,使治疗复杂化。

  阴虱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阴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阴虱,受到括约肌的夹持,回流受阻,而血仍不断输入使虱核体积增大,直至血管被压闭,,出现虱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阴虱”。但临床所见阴虱,形成的更多见,故多伴有疼痛,当虱核脱出不能送回时,亦称为“嵌顿虱”。长时间的虱核嵌顿,还会出现下列病理改变:

  (1) :虱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加重了虱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阴虱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此时的坏死常局限在虱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体其它部分的情况。国外曾有报道:虱核内的血栓向上扩,坏死区扩展到直肠壁,结果在盆腔内引起严重的脓血症。此种情况虽属少见,但必须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2) 感染:虱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若脱落的带菌栓子沿静脉上,加上使用不当或未用任何抗菌,则会形成门静脉甚至脓,亦可形成。国外曾有报道因虱核嵌顿伴发的致死性门静脉。

  总之,阴虱对人体有诸多危害,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认真每一个阴虱患者。阴虱患者也不必过于,只要能够早期治疗和适当处理,均可避免以上严重合并症的发生。

  阴虱病的治疗

  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外用药物。首先应尽可能剃除阴毛并用火将阴毛烧毁,内衣、衬裤要煮沸或熨烫。外用药物有:

  ①0.01%二氯苯醚菊脂溶液这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一次外搽使阴毛全部湿润,3天后洗净即可。此药对阴虱卵也有杀灭作用,对人体无害。但应注意防止误食或误入眼眼及黏膜。

  ②25%-50%的百部酒精浸液,每日外搽2次,连续3天,再用温米醋涂搽,以破坏阴虱卵与阴毛之间的粘着物,可使阴虱卵易被除去。

  ③25%的苄酯乳剂、1%的升汞酒精、1%的六氯苯霜,10%的硫磺软膏或优力肤霜等也均可杀灭阴虱。

  ④10%的硫磺或5%的白降汞软膏可搽皮损处。

  ⑤如有,可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用上述方法治疗后7-10天,又有新的虱卵出现,应重复治疗1次。此外,病人往往同时染上其他一种或几种性传播疾病,因此还应同时对其做有关方面的检查。阴虱病中药外洗方除外用药可以用来治疗阴虱病外,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中药外洗方治疗。

  ⑴瘙痒剧烈者,可用中药苦参30g,百部30g,地肤子30g,艾叶30g,川椒10g,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⑵有皮肤感染者,可用中药野菊花20g,蒲公英30g,黄柏30g,百部30g,地榆30g,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阴虱较多者,可用中药百部30g,雄黄30g,苦参30g,鹤虱30g。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⑷合并有的患者,可用中药苦参30g,朴硝30g,白鲜皮30g,黄柏30g,鹤虱30g。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湘120健康网网( www.xiang120.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