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心理问题不当“病”

疾病百科 2016-07-21 16:27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教育话题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一些家长误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时才是得了病,而焦虑紧张、自私任性或厌学、说谎、抑郁等都不是病。其实类似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更应受到老师、家长及社会的关注,要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解开他们内在的心结,切不可等闲视之。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受独生子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不合理的学习负担等压力影响,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心潜能、个性特长、人际交往等方面,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被心理问题困扰。
 
  中小学生常受心理困扰
 
  也许有人会问,十来岁的小学生也有心理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宝贝”,在“过剩”的物质条件背后,任性、攀比、自私、依赖等“病毒”不断滋生蔓延,进而出现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甚至攻击等显性或隐性的心理行为问题。还有一些孩子生长在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中,更是带来更严重、更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
 
  不知道有没有家长也有这样的感受: 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以后,随着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孩子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上课的时候总走神,老师留的作业时常到了该交的时候胡乱抄别人的,脾气也容易急躁,根本听不进家长的话,变得越来越逆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学生心理问题相比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容乐观。天津医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毛富强主任介绍,据调查,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约17%,精神障碍约3%。精神障碍中以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应激相关障碍(适应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较为多见,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较为少见。比如有焦虑症的学生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有强迫症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像考不好该怎么办;作业做得对不对;衣服是否整齐、头发是否顺溜,总要照镜子等。
 
  天津市心理健康特级教师、新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马丽莉老师常年在教学一线,经常在接待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之后,去反思、深挖其问题的内在本质。“我发现很多学生是因为成绩上不去或厌学等问题来求助心理老师的,其实最后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人脉关系问题引发的。过去比较突出反映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是就交往而发现交往的问题,比如有的不合群,有的个性突出,有的比较自我中心,可是现在变了,往往是到了初高中阶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常常是在学习上。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很好,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学习很努力就是成绩上不去,家长、老师都很着急。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和习惯的问题了。交往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学生中同伴的交往异常活跃,成为日常中最主要的需求。于是,我换了一个视角去了解孩子,便问他:你家里有没有同龄的兄弟姐妹?有没有要好的闺蜜或哥们?结果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很多孩子的父母原来是外地或边远地区的,他们大多是通过学习而改变命运的,毕业以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但家庭、亲情、人脉都不在本市,他们的孩子处在这样一个简单的人际关系中,如果自身性格内向,没有同伴会很苦恼。比如遇到问题不愿意去问老师或同学,问题越垒越多,便造成学习的漏洞,一时半会儿堆不上去了。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小时候还能顺利度过,但进入青春期以后,到了初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加大,身边没有朋友,就相当于没有资源。当没有资源可借鉴的时候,那就是孤军奋战,在竞争激烈的年代是孤立无援的,可以说‘独学无友,孤陋寡闻’,若要再往上升,除非他的智力是足够用的,否则很困难。遗憾的是,到目前很多家长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人际关系差 心理出问题
 
  毛富强主任分析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加上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升学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学生表现出来的与学习相关的问题比较突出,像有的学生厌学、逃学,有的没有学习兴趣和欲望,有的则沉迷网络或手机依赖致使学习成绩下滑等,这些情况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并非产生心理问题的本质。
 
  这一点,新华中学马丽莉老师也深有同感。“我看到大多数家长和部分老师更关注孩子知识的学习和结果,更看重学习成绩,却忽视这个学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比成绩更重要,因为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到了那个阶段难以彻底解决的了。比如到了初高中时应该获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掌握,等到了这个阶段再去补,那显然和其他的孩子无法竞争了,眼看着成绩一步步往下滑,进而导致孩子烦躁、逆反、厌学、逃课……我觉得在小学阶段应重视习惯、兴趣的培养,孩子只要努力就好,少盯着结果不放。这样到了初高中他的认知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之后,学习成绩自然会有大的起色。”
 
  由于学生每天大量时间都在学校里,在学校就要与老师和同学相处,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正确引导,导致部分学生自我中心主义意识严重,引发与人际关系相关的多种心理问题。毛富强主任说,如果不健康的心理不能及时给予疏导或释放,结果会造成这些高期待、高自尊和低能力的人群中的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适应不良,转而对手机或网络投入更多的精力,以获得虚拟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会使适应不良的学生进一步脱离现实生活,学习成绩自然会一落再落,甚至因各种心理问题而产生行为问题。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影响,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因素。毛富强主任进一步分析说,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偏重于智力开发。早在学前阶段就教育孩子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背唐诗。他们一心指望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过重的压力、繁多的学业,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没有多少家长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许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由于父母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和无知,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智力开发超前,心理发展滞后,在青少年身上形成强烈反差,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了严重的先天不足。尤其是那种不和睦的家庭,不自尊的家庭,不廉洁的家庭,不开明的教育,不健全的家庭,更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反常。另外,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竞争愈来愈激烈,人际关系也显得更为复杂,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出现了某些不健康的思潮与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并存的局面。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接触了一些不洁书刊、不健康的录像制品及不良网络信息,这些负面的东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再有就是不少学校还未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青少年有没有出息的最高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忽略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青少年心理上疲劳,情绪焦虑不安。当他们遇到考试或升学的挫折时,想到的是家长或教师的斥责,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做法,对自己彻底放弃。有的甚至离家出走,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还有青少年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视,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他们追求成人感,有独立性意向。但这些心理常常会与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他们只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往往表现出严以责人,宽以律己的不良倾向。一些青少年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驱使下,故意表现得蛮横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再加上处于青春萌动期,对异性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容易出现早恋问题,其间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
 
  丰富的活动展现出真实心理
 
  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有误解,不到了药物治疗的程度,就不承认存在心理障碍。为了引导人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市教委、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每年都开展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今年首次在中小学举行开幕式及闭幕式,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海河中学心理专职教师白丽娜告诉记者,为期一个月的心运会、心理画、心理文化衫、心理微电影和心理剧评选等活动,得到了全市16个区县1300多所中小学校、百余所高校和职业院校师生的积极支持与热烈欢迎。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放开心灵,让更多的人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构建起学生与老师、家长沟通的桥梁。比如,绘画交流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三只眼,更是解决心理矛盾进行心理疏导的一种重要方法,还是陶冶艺术情操的一把钥匙。在心理健康活动月中举办的主题心理绘画及文化衫征选活动,让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爱,也看到了孩子们大胆展现自己压力和困惑的内容。如有的孩子的心理画展现的是学业的重压,有的表现的是对辅导班的困惑,有的表现的是对父母包办所有选择的无奈,有的是用线条表达心灵的烦躁。当然更多的孩子表现的是对周围环境的热爱,如海河中学曾一然同学的作品《心羽》,描绘的是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场景,呼吁大家爱护环境,倡导大家要互相关爱。
 
  还有微电影,均是学生们原创剧本,自编自演自导,表现出了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指引了工作的方向。如静海实验小学的微电影《幸运的我》就是根据身边的真实故事整合改编而成的。静海区心理指导中心曹老师介绍,有一个小女孩父亲因过失杀人入狱,母亲不堪生活的重负改嫁他人,小女孩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遭受家庭巨变的小女孩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变得特别敏感、多疑、孤僻,拒不接受来自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班主任靳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和几个班委商量如何帮助这个孩子走出心理阴影。于是他们想出了抽取“幸运孩子”的办法,由于全班同学写的都是这个孩子的名字,所以小女孩“幸运”地被抽中。因为小女孩有了“幸运孩子”的潜意识,加之老师和同学们“悄无声息”的关注,小女孩慢慢地变得开朗活泼了。“网络投票时,许多参与投票的家长为之掉泪并热心询问这个孩子的情况,愿意出力帮助她。据了解,这个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而新华中学微电影《原点》从选题、编剧、导演、演出、摄制、剪辑等等,全部过程都由高二法语班17岁的孩子们独立完成。导演兼编剧靳人人同学介绍:“一开始的剧本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有点像流水账,我就觉得太无聊了,没有一点创意。后来主演之一马婉菱同学提出建议,可以来一点超自然的东西,让它比较好玩。当时我并没有马上接受。后来在拍摄中,同学之中总免不了有一点小矛盾,有的彼此抱怨,我要是‘谁、谁、谁’多好啊。这时,我想起了同学的那个建议,突然有了灵感,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剧本。” 摄影陆司祺感慨地说:“如果说我们成就了微电影,还不如说微电影成就了我们。或许中间有过失败,有过挫折,有过别人的嘲讽,可是我们最终坚持了下来。或许今天的成果不尽如人意,我们虽然遗憾,但是也还是坦然接受。收获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是我们最好的安慰。青春无悔!”看完微电影,班主任、指导老师侯宇说:“学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将过去,但这些记忆将成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剧中那不一样的人生,等着你们去体验、去品味。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