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广场应改造顶棚栏杆——记者与心理专家实地考察

疾病百科 2009-03-08 09:24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荔湾广场应改造顶棚栏杆

时间: 2008-11-10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张灵

记者和心理咨询师在荔湾广场实地勘测,分析跳楼者位置和该广场建筑结构。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灵) 日前,荔湾广场一名男子坠楼身亡(详见《信息时报》11月6日A27版)。经过警方初步调查,怀疑是自行跳楼。有建筑和心理学专家认为,该广场的安全措施应该符合要求。不过,建议广场考虑将高层的栏杆加高,并适当改造广场的顶棚。

  心理咨询师:改造顶棚和电梯栏杆

  日前,心理咨询师与记者一起到了5日事发地点——荔湾广场南塔,商场已经回复了热闹,顾客明显比5日增多不少。韦志中认为,广场的顶棚等可以加以改善。

  韦志中分析,置身于商厦周围,东西两面是相对应的商铺,南北是开放空间的电梯,整个空间看起来是个封闭的。而头顶却是一个棚扣下来,给人感觉是一顶帽子罩住,东西两面相隔又很近,所以感觉有点紧张和压抑。

  “另外,顶棚是灰色的,虽然采用透明材料,但是并不能透阳光”,韦志中继续分析,虽然也有大型商场是天井上加顶棚,但是,透明质、整个空间较宽敞使得其瑕疵较小。

  韦志中还说,虽然广场的东西面的栏杆高度不会有安全隐患,但是南北向的电梯扶手外就是高空。“站在高处有自我毁灭感倾向的人,恰好环境又给他这样的条件,自杀就容易实施。”韦志中认为。

  还有专家也认为,既然不时有人选择在这个地点自杀,是不是可以考虑将高层的栏杆再加高,或许可以加一个高大的防护网。

  建筑专家:安全措施应没问题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汤国华说,对于建筑的栏杆要求,一般是顶楼栏杆要达到1.4米,底层的2、3层要求1.2米,以防“不小心掉下去”。荔湾广场建成这么久,必定是通过了安全验收的。频发事故,这应该不能归咎于房屋设计中有安全隐患。值得注意的是,荔湾广场的事件不是意外,而是故意行为。所以,虽然安全措施没有问题,但安全也是相对的。

  “他总能找到结束生命的方法和地方,所以,这应该让社会心理学专家讨论。”汤国华教授称。

   社会心理学教授:不应渲染自杀地点

   广州医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李幸民分析,从社会大环境中,自杀行为变得越来越多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如果单是分析荔湾广场事件,可以理解为在同一地点自杀者多,给其他人以心理暗示。

  李幸民解释,自杀者最终目的是能够致死,其中有部分人是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寻求死亡要求彻底、壮烈的致死,有这种态度后就有地点的选择。如果过度渲染自杀地点,就容易造成“那里自杀好”的感觉。而自杀者本身心理脆弱、理智力薄弱,使得他们心里“易受暗示”较强。

  比如有人选择跳桥离去,此后自杀的就会认为某座桥梁能够达到死的目的,且“那里自杀好”的感觉,因为有人已经试过了,于是也选择这座桥梁。例如很多人“慕名”自杀著名地——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等地自杀。

   荔湾广场非正常死亡个案

   2004年10月9日,一名年约六旬的老年男子从A区5层坠楼身亡。

  2004年10月10日,一名男子从五楼摔下当场死亡。

  2004年10月19 日凌晨2点,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子在南塔荔景阁15楼坠楼身亡。清晨7点,一名老太太在南塔也坠楼身亡。

  2005年5月1日 7时多 一名男子从顶层跳楼自杀。

  2008年3月4日, 40岁左右的男子从5楼跳下。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