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骨质增生预防有四原则 患者切忌剧烈运动

骨科 2017-09-21 16:38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引起骨质增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骨骼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骨质增生。这种骨质增生与人体的衰老有关,是人体内生理变化的表现,从本质上讲是不能预防的。,通过各种措施,人们又完全可使这种骨质增生的程度减轻,出现的时间延迟,症状相对减轻,从这个意义上讲,骨质增生又是可以预防的。

骨质增生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3)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作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4)减轻体重。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患者切忌剧烈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对骨质增生患者而言,运动不能逞强。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李春明说,骨质增生患者在运动时,受伤的部位会产生疼痛感,若不顾疼痛,拼命地活动,会加快增生部位的损伤。他提醒患者,运动不能过度。

46岁的郑先生,去年3月感觉颈部不适,疼痛时有如刀割火燎。,他不仅经常头疼、头晕,而且右臂常常无力、发麻。郑先生到医院检查,医生的结论为骨质增生。

专家介绍,骨质增生症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进而出现骨破坏,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

该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教师、会计、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的发病率高,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运动和劳动多,关节磨损严重,使关节产生退行性骨变。该病最常见于颈椎、腰椎、膝等关节,主要症状为:

颈椎: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会因颈部活动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腰椎: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则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并向整个下肢放射。

膝关节:初期,有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后稍微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容易摔倒。

医生:适当锻炼

专家说,骨质增生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过度的运动会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会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作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减轻体重。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