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软骨的损害
颈椎软骨的损害,悄悄催生着退行性变和骨刺的形成,或加速已存在的病变进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不见的继发性因素正在悄悄影响我们的颈椎健康。先天性关节畸形、关节内的微小骨折及其他创伤,某些职业性劳损,骨骺滑脱,新陈代谢的微小障碍,内分泌的微妙变化,以及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等,都在暗中塑造着我们的颈椎命运。在这些因素中,损伤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
颈椎,这个在日常中常被我们忽视的小小结构,却在长期过度屈伸、磨损及外界冲击下默默承受着巨大压力。它的椎间盘、椎骨及各关节面关节突等都在逐渐退化。就像一座古老的石桥,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失去往日的坚固。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这一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当椎间盘塌陷时,上下的椎体周围的韧带开始松弛,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失去了原有的张力,无法再防止脊柱的过度活动。这就像是一个失去支撑的桥梁,椎体的异常活动刺激骨膜下新骨的生成,从而产生骨刺。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仪的反复使用,椎体之间韧带的持续牵拉和反复创伤,更让骨刺不断增多。
另一方面,关节的各组成部分为了自我保护,也为了抵抗这种不稳定性,会在其边缘逐渐长出新的骨质。这些骨质就像是为了应对压力而生的“应急措施”,生长在受刺激最明显的部位。它们的形态和大小因生长部位和受刺激程度的不同而各异。
颈椎病症的症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诊断或触碰时,会出现病变节段的椎旁压痛和叩痛;下颈椎棘突间及肩胛内侧也可能出现压痛。颈部可能处于僵硬状态,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和颈椎试验呈阳性。更重要的是,还会出现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改变,支配的肌肉可能出现萎缩,肌力也会有所减退。
对于颈椎而言,如果骨刺生长的部位及大小并未对周围的神经及血管构成刺激或压迫,那么就不会产生一系列的颈椎病症状。这就像是身体里的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只有在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颈椎的健康,及早预防,避免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