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会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骨质疏松,这个看似日常却令人担忧的病症,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尤为常见。很多患者因为症状轻微或者没有明显不适,而忽视了这个疾病的严重性。正是这些悄无声息的骨质流失,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风险。
其危害究竟有哪些呢?在轻度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感觉。骨钙和骨量的流失却在悄然进行,骨密度和骨强度逐渐下降。这就像是一座沉默的水坝,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内部已经受损。随之而来的,是腰背疼痛或腿疼,逐渐发展为关节疼痛、全身骨骼疼痛,甚至在上下楼梯、负重或用力时疼痛加剧。
胸椎、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后果之一。这种骨折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因为初期可能没有任何感觉。当压缩严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腰背疼痛。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使椎骨压缩后没有明显错位,数月后可能疼痛自行缓解,但风险仍然存在该处椎骨或其他椎体仍有可能继续骨折。就像是一场未察觉的风暴过后,家园虽然暂时平静,但破坏仍在进行。
更为严重的是,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行动困难,如翻身、起坐、行走都感到困难。甚至可能导致脊柱变形、伸展受限、身高缩短、驼背等。还可能影响内脏功能,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改变等症状。这些影响可能会降低生活质量,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变得困难重重。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脆性骨折。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未受伤也可能发生骨折。比如跌倒可能导致大腿根、股骨颈、髋骨等部位的骨折,或者因日常动作如支撑而致的腕部骨折。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如咳嗽或抱孩子就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这种脆弱的骨骼状况让人不禁担忧,毕竟我们身体的骨骼是支撑我们活动的基石。
对于骨质疏松的危害绝不能掉以轻心。平时应该多注意补充钙质,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海带、骨头汤等。对于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症状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是降低疾病危害的有效方法。做好日常护理也是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毕竟,骨质就像是一座需要精心呵护的大楼,只有平时多加注意,才能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