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要警惕骨质疏松

骨科 2025-06-26 20:52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随着我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一种常见的疾病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无声的疾病,常常在无声无息中侵蚀着我们的骨骼,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骨质疏松,顾名思义,就是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它像是一个隐形的杀手,在悄无声息中让我们失去骨头的硬度。病情较轻时,它可能只是引起腰背痛;但严重时,它却能导致骨折。骨科专家指出,在我国,每十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三到四位女性深受其困扰。更不容乐观的是,其中很多人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骨质疏松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人在出现症状时,已经是病情严重的时候了。尤其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骨质的流失速度会明显加快。这是因为对骨头有保护作用的雌激素明显减少,导致全身骨量加速丢失。对于绝经前期妇女和五十岁左右的男性来说,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定期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了解自身的骨质状况。

骨质疏松症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球每三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于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例更是高达三分之一。一旦发生骨折,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骨质疏松这个“隐形杀手”,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不可避免的“老年病”,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只要我们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就能有效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专家建议从年轻时期就开始注重骨骼健康,积累更好的骨量,达到更高的骨峰值。人到中年以后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尤其是女性和五十岁以上的男性更要重视这项检查。

骨质疏松的预防胜于治疗。除了定期检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限酒、避免长时间卧床等都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

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检查治疗,就能有效避免它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威胁。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共同抵御这个“隐形杀手”的侵袭吧!从年轻时开始,储备骨密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女性而言,尤其需要关注骨质疏松问题,因为她们面临的风险比男性早十年到来。预防性的补钙是每位女性的必要行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在饮食上多摄入奶制品、海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坚持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即使是简单的日常行走也有助于增强骨密度。

对于年轻人来说,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储备骨密度的关键。饮食原则应包括高钙、低盐、适量蛋白质的摄入。减少盐类摄入,多食用乳类、肉类、豆类、海产品以及新鲜的果蔬。尤其要注意,避免过多摄入影响钙质吸收的食物,如高纤维食品。在补钙的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以跳跃运动为主的锻炼,如跑步和跳绳,都是很好的选择。限酒,少喝碳酸类饮品,多晒太阳,这些都被誉为获取维生素D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治疗骨质疏松是一个长期且费用昂贵的过程。一次骨折的治疗费用就可能高达六万余元,包括住院费、院外治疗费和家庭劳动力损失等。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多次骨折的发生会让治疗费用翻倍,甚至超过十二万元。这仅仅是直接经济负担,还有患者身心承受的疾病折磨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整体负担。许多人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只能在骨折后卧床,甚至因此而离世。

治疗骨质疏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补钙过程。除了补钙和维生素D,还需要采用药物方案进行抗骨松治疗。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增加骨强度、预防骨折是治疗的首要目标。目前在中国,抗骨松药物主要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前者如同“节流”,阻止骨量进一步流失;后者如同“开源”,帮助患者长出新的骨骼。对于多次骨折和骨量较低的老年患者,“节流”治疗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通过长新骨药物来降低中重度骨折的患病概率。

确诊骨质疏松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脆性骨折和测定骨密度。脆性骨折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有过脆性骨折病史的人临床上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而骨密度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监测病程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的最佳定量指标。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被视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定期检查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关注。只有拥有了健康的骨骼,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