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股骨颈骨折不愈的危险因素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在全身骨折中仅次于挠骨远端骨折。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走路时不慎跌倒,臀部着地而引起的。伤后,患者会感到髋部疼痛,无法站立和行走。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强烈的暴力,如车祸或高处坠落,则可能是其主要诱因。
股骨颈骨折的特点是有明显的移位,且由于该部位的杠杆作用较大,骨折往往不稳定,因此大多数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经历三大关卡。首先是术后感染关,这一关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度过,大约需要10天左右。其次是愈合关,由于股骨颈部位血液循环较差,大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愈合过程较为缓慢,可能需要3个月至1年的时间。年龄越大,愈合难度越大,不愈合率甚至可以达到30%左右。前两关是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视的,还有第三关股骨头坏死关,这一关往往被忽视。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复位、内固定、愈合都很顺利,医生和患者都很满意。由于忽视了保护,随意活动,最终导致了股骨头坏死,留下了终身的遗憾。据统计,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率约为20-40%。其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骨折部位的影响。股骨颈骨折越靠近股骨头,发生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机率越高。这意味着靠近股骨头部位的骨折需要特别关注和治疗。
年龄因素。中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容易发生不愈合,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则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年龄的增长带来的身体机能下降和骨质疏松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负重活动的影响。过早地放弃拐杖活动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普遍原因。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适时进行适量的负重活动,避免过早、过度的负重造成不良影响。
错位程度和复位质量也是影响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轻度错位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率为15.7%;中度错位者则为35.7%;重度错位者更是高达51%。复位质量越好,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越低。在手术复位过程中,医生需要尽力保证复位质量,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股骨颈骨折的康复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重视每一关,确保患者的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