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
颈椎疾病,一种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的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其病情恶化将给患者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颈椎病的产生呢?
颈椎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颈椎的退行性变化,这导致了颈椎管或椎间孔的变形和狭窄。这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刺激、压迫了颈部脊髓和神经根,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1. 不良姿势是颈椎损伤的一大原因。长期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或阅读、喜欢使用过高的枕头、长时间操作电脑以及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等动作,这些习惯都会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甚至在行驶的车上睡觉,由于车辆颠簸,使得颈部不断受到细微的损伤。
2. 急性外伤也是颈椎病的一个重要成因。如颈部受到直接的扭伤、闪致伤或外力冲击,都可能直接导致颈椎疼痛。
3. 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长时间面对电脑,这些外在因素也使得颈椎疼痛成为常见问题。这种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会导致颈椎的慢性损伤,从而引起椎体失稳、骨质增生等问题。
4. 除了上述因素,局部感受风寒之邪也是颈椎疼痛的一个原因。风寒之邪侵入人体后,会使局部血运障碍,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导致颈椎疼痛。咽部及颈部感染也可能导致颈椎炎症,进而引发颈椎疼痛。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主要用来缓解疼痛、局部消炎和放松肌肉。虽然这些药物对于颈椎不稳等继发的局部软组织劳损有较好的疗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对于伴有四肢无力或麻木的患者,神经营养药物可以帮助康复,促进受压神经的恢复。
物理疗法也是颈椎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声、光、电、热、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物理疗法的作用相对较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而且经常进行理疗还容易对皮肤造成烫伤。
颈椎病的成因复杂,治疗起来也需多方面综合考虑。若不及时治疗,颈椎病可能导致心慌、胸闷、气短、心率失常等症状,甚至引发血压不稳、心脑血管病及慢性五官科疾病。到了晚期,甚至可能有致瘫的危险。对于颈椎病,我们应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