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易患疲劳骨折呢
对于疲劳骨折这一疾病,您了解多少呢?健康的骨组织在通常情况下需要遭受巨大的暴力才会发生骨折。但在某些特定部位,如骨的相对纤细处或骨结构形态变化大的区域,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在这些部位,长时间的反复、集中轻微伤力可能会导致骨小梁骨折。随后,骨折部位会启动修复过程,如果在修复过程中继续受到外力作用,修复过程可能会受到阻碍,骨吸收会增加。这一过程反复进行,最终可能导致完全骨折,因为骨吸收超过骨修复。
疲劳骨折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除了慢性损伤是基本原因外,不同部位发生的疲劳骨折还有其特定的前置因素。例如,患者有先天性骨骼畸形,如第1拓骨短小畸形,足掌的负重点可能会从第1拓骨头转移到第2拓骨头,但由于第2拓骨干较为纤细,因此容易发生骨折。这种骨折常常发生在新兵训练或长途行军之后,因此也被称为行军骨折。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长期咳嗽或肋间肌反复猛烈收缩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肋骨疲劳骨折。田径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由于小腿肌的反复猛烈收缩以及足掌跳跃下地时的间接暴力,腓骨下1/3或胫骨上1/3部位也容易发生疲劳骨折。
关于疲劳骨折的临床表现,损伤部位逐渐加重的疼痛是主要症状。这种疼痛在训练或训练结束时尤为明显。体检时,可以发现有局部压痛和轻度骨性隆起,但通常没有反常活动。少数情况下,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X线摄片在初期可能无明显异常,但数周后可看到清晰的横形骨折线,周围有骨痂形成。当怀疑有疲劳骨折但X线检查呈阴性时,放射性核素骨显象是一种早期诊断方法。
对于疲劳骨折的患者,饮食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忌吃燥热和不新鲜的食物,特别忌吃激素类药物。饮食上应丰富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患者在锻炼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掌握运动量和运动要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注意锻炼方法和运动技巧,并循序渐进。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多的关节活动和弯曲。从事高难度运动前最好咨询运动医疗专家,学习运动生理卫生常识,并准备好合适的运动装备,如弹性运动鞋,避免在过硬的场地进行跑跳运动。
通过对疲劳骨折的深入了解,相信您已经对疲劳骨折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