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疏松需避开7大误区
关于骨质疏松这一常见疾病的护理与治疗,存在诸多误区,需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不仅高发,而且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一些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
有些人认为使用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会致癌,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对于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雌激素的使用应坚持低剂量、短期原则,主要目的是改善更年期症状,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若无更年期症状,则不建议补充雌激素。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喝骨头汤就能防止骨质疏松。事实上,虽然炖骨头汤时加醋能溶解钙质,有助于吸收,但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肉的脂肪,经常食用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的治疗关键在于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
骨质疏松并非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年轻人也可能面临这一风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饮食结构不均衡,就可能使骨质疏松这个老年病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实际上,运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运动时,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恢复,肌肉的收缩和扩张刺激骨骼,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流失、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骨质疏松者最好选择力所能及的户外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防治骨质疏松并非钙越多越好。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和目的。针对骨质疏松骨钙丢失的情况,患者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钙制剂,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量。
许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退行性疾病,无法防范,一旦出现就无法增加骨密度。临床观察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合理治疗一年后,复查显示骨密度上升。这说明治疗并非只是延缓骨质流失,而是可以使骨质流失停止,改善骨骼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至中期并无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因此不能仅靠自我感觉来发现骨质疏松症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护理和治疗方式,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