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少坐按摩椅,远离骨质疏松更需运动
骨质疏松:慎选按摩椅,补钙结合运动更有效
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按摩椅进行日常保健。按摩椅通过机械滚动力挤压来进行按摩,虽然它能够模仿人工的“揉”、“捏”动作,但其机械按摩与人工按摩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按摩椅的触点虽多,却无法像人工推拿那样进行选穴、点穴,其力道也不易掌控。力道小时,作用甚微;力道大时,则可能导致肌肉疼痛。
有些人并不适合使用按摩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及骨质疏松患者,因为按摩会加快血液循环,可能诱发病情。特别是骨质疏松者,由于缺钙导致骨质脆弱,若按摩力度过大,容易引发骨折。局部皮肤破损、溃疡、出血及患有结核、肿瘤等疾病的人群,以及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的人,都不建议使用按摩椅。使用按摩椅时,每次的时间也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单纯通过补钙和维生素D来增加骨密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一些长期卧床的老人,即使补充了大量钙或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仍然在发展。这表明,单纯的营养补充并不能完全解决骨质疏松问题。事实上,提高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不仅需要补充钙质,还需要在负重状态下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
为了有效防止缺钙和骨质疏松,适量的负重和运动至关重要。一项针对高校老教授的研究发现,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因素在骨质疏松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显示,卧床休息的病人会出现骨矿物质含量下降的情况。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不仅直接强健骨骼,而且运动导致的肌肉收缩会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
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网球、园艺劳动等运动锻炼。即使长期卧床的老人,也应尽可能离床活动,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日常注意多喝牛奶,限酒,适量晒太阳,荤素搭配的饮食也有助于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
在此提醒广大读者,选择保健方式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于按摩椅的使用要慎之又慎。远离骨质疏松,从科学的补钙与运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