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骨科 2025-06-26 17:1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这一骨退行性病变逐渐显现。在青少年时期,骨质的沉积速度大于吸收速度,骨矿物质密度在20岁左右达到峰值,并维持到40岁左右。此后,这一密度缓慢下降,到80岁时可能降至50%。与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也会随年龄变化而调整,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上升,这些都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与运动息息相关。运动对于正常的骨矿化是必不可少的。体育锻炼可以从两个方面对骨骼产生积极影响:延缓骨量丢失和提高骨量和骨密度。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从事多样化的活动,从不同方向和不同强度作用于全身骨骼。对于成年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保存,但如果停止运动,增加的骨量可能会再次丢失。长期持续的运动刺激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量力而行、劳逸结合、循序渐进、适可而止的原则,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老人健身舞等活动,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牛奶的摄入量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营养为骨代谢提供合成的原料,其中钙与骨密度的关系非常密切。足量的钙摄入是骨骼健康发育的基本保证和物质基石。牛奶不仅含有充足的钙,其优质蛋白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饮用牛奶可以提高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该因子对骨量的获得非常重要。改善膳食结构,补充牛奶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嗜烟酒、吸烟等,都可能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吸烟能抑制雌激素的合成,特别是青少年吸烟,可能影响骨峰值的形成。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功能障碍,进而引发维生素D代谢障碍、慢性低营养状态,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加快骨量的丢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尽可能保存体内的钙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骨质疏松是一个与年龄、运动、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保持合理的运动、膳食和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