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有哪些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老年群体与骨质疏松症的遭遇似乎已成常态。很多老年人对于这一疾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误以为年纪大了出现骨质疏松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无需治疗。但这样的想法实则走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危害,以便更好地认识到其治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骨质疏松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深远且广泛。患者在初期可能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随着岁月的流逝会逐渐加剧。不仅如此,骨质疏松的症状也会逐渐显现,对生活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极高。全球范围内,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营养健康专家的调查,骨质疏松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50岁以上的群体中,有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至少一次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而一旦经历了初次骨折,后续发生骨折的风险会显著增大。在我国,老年人口居世界之首,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达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接下来,我们详细一下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
1. 疼痛: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疼痛,这种疼痛具有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典型的是腰背酸痛,此外还可能表现为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的疼痛。这种疼痛的原因往往难以明确,可在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出现或加重,时轻时重。
2. 骨骼变形: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弯腰驼背、身材变矮的情况。
3. 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是最常见的骨折部位。脊椎骨折通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这种骨折会导致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令人担忧的是,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而随着骨钙的逐渐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往往已超过50%,此时治疗效果已不显著。及时的检查和治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骨质疏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长期的影响。
骨质疏松是一个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其带来的疼痛、骨骼变形和骨折风险不容忽视。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疾病,走出认识误区,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