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髌骨骨折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
髌骨,作为膝关节的重要支柱与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其功能不容小觑。想象一下,髌骨就像是一个精巧的杠杆,能够提升股四头肌的力量,特别是在膝关节的10°-15°的范围内活动时,它的作用更是显著。一旦髌骨遭遇骨折的厄运,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甚至引发终生残疾的悲剧。
经过髌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后,患者需早期活动膝关节,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这一过程应以主动功能练习为主,动作要协调、循序渐进。活动量逐渐加大,活动范围从小到大,同时避免任何粗暴的被动活动。术后三周,应开始练习踝关节及肌肉力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四周内绝对禁止进行直抬腿练习。
骨骼生长离不开胶原、钙、磷以及维生素C、D等成骨要素。当骨折发生时,我们需要重点补充这些物质,尤其是老年人。饮食在骨折后的恢复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骨折后的1-2周内,骨头汤并不是理想的选择。虽然很多人认为骨头汤能够补钙,但在骨折初期,过于肥腻的汤水可能会导致瘀血积滞,影响恢复。
对于骨折病人是否应该补钙,答案并非绝对。如果本身并不缺钙,加强功能锻炼就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加速断骨的愈合。不应盲目补钙。
骨折后应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过于滋腻的食物不仅会让人倒胃口,还可能引发便秘。应多吃利于消化通便的食物。避免摄入如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的食物。
糖分摄入也要适量。过量食用糖类会导致钙的大量损耗,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过多的白糖还会减少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影响功能的恢复。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三七片的使用。骨折初期,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治疗骨折出血。但一周后,当出血停止时,如果继续服用三七片,可能会导致血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血液运行不畅,对骨折愈合不利。在骨折康复过程中,药物使用也要谨慎,根据康复情况调整。
髌骨骨折后的康复过程需要耐心、细心和科学的护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谨慎用药,都是帮助骨折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