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骨骨折
概述
舟骨,位于手腕的骨群之中,因其形状似舟而得名。此骨排列在手腕的两排骨头中的靠近排桡侧,形态独特且不规则。其背面狭长且粗糙,与桡骨紧密相连,共同形成关节。在日常活动中,若是跌倒且掌心着地,舟骨往往会首当其冲,被桡骨与头状骨夹在中间,承受巨大压力,严重时可能导致骨折。由于舟骨所处的位置剪力大,血液循环不良,一旦发生骨折,愈合过程往往较为困难。舟骨骨折的情况在青壮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临床表现
舟骨骨折后,患者会感到腕背肿胀、疼痛,腕关节的活动功能受到阻碍。鼻烟窝位置,也就是舟骨所在之处,会有明显的压痛。检查过程中,如果要求患者握掌,手部向桡侧偏转,并且在屈曲拇及食指时叩击其掌骨头,患者会感受到舟骨部位的剧烈疼痛。
诊断依据
诊断舟骨骨折,首先需要有腕部的外伤史以及上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还需要通过X线摄正侧斜位片来确认骨折情况。有时,早期的骨折线可能显示不清,建议两周后再进行摄片以确诊。
治疗原则
对于疑似舟骨骨折但X线片未显示骨折线的情况,我们仍应按照骨折进行处理,先进行固定。两周后再次摄片复查,如果确诊为骨折,则需继续固定,直至骨折完全愈合。对于无移位的骨折,可以采用无衬垫短臂管型石膏进行固定,保持前臂旋前、腕背伸30°桡偏以及拇指对掌位,固定时间通常为6-8周或更长时间。对于有移位骨折或陈旧性骨折,可能需要通过桡骨茎突切除、内固定或植骨术来进行治疗,术后仍需石膏固定至完全愈合。对于骨折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血管种植、舟骨切除或腕关节融合术。
用药原则
对于采用非手术疗法的患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但如果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则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以帮助恢复。
辅助检查
诊断舟骨骨折时,需特别注意避免漏诊。蝶形位是一种有助于诊断的方法,但往往未被临床所重视。其他检查手段如MRI等也是确诊的有力工具。
疗效评价
治疗后,如果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评价为治愈。如果骨折对位及固定良好,评价为好转。如果骨折未愈合或发生缺血坏死,则评价为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