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一些什么样的骨折急救常识
行走于人生旅途,我们常常面临意外风险的挑战,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显得尤为关键。
一、现场急救:当伤病员在遭遇不幸或受伤时,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目击者,都应积极展开现场救治。这种救治不仅是为了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更是为了防止二次伤害,减轻其痛苦。及时的现场急救对于拯救生命、避免进一步损伤以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
二、急救原则:
1. 应迅速使病人脱离危险区域,避免进一步伤害。
2. 救治顺序:先救命后治病,先进行复苏再固定,先止血后包扎,优先处理重伤员再处理轻伤员。
3. 抢救过程中要争分夺秒,充分利用现场资源。
4. 对于离断的肢体或器官,要妥善保留。
5. 途中要密切监护患者,并详细记录救治过程。
三. 现场急救护理评估与紧急处理:
1. 评估气道是否通畅,如口腔内存在异物或舌后坠,要立即清除,并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2. 通过观察、听和感觉评估患者呼吸状况,如无法检测到正常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 检查脉搏,一般在10秒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如未能确定脉搏,则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要注意止血,并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并监测相关生命体征。
4. 简单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评估伤员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形态及反应性等。
5. 注意保暖,防止低温。
四、固定措施:
在遭遇骨折等伤害时,固定是关键的急救措施。其目的是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度,避免进一步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损伤,减轻疼痛,便于转运。
注意事项:
1. 在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棍、竹棒等作为固定材料。紧急情况下,也可借助病人的躯干或健侧肢体进行临时固定。
2. 骨折固定时,要避免盲目复位,以防加重损伤。对于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不要试图将其塞回,以防感染。
3. 选择的夹板长度和宽度需与骨折的肢体相匹配,固定范围应涵盖骨折部位上下各一个关节。
4. 固定操作要迅速稳妥,松紧适度。在皮肤和夹板之间要垫上适量的软物,如棉花、纱布或剪开的衣服条。
5. 在固定肢体骨折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掌握这些急救知识,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在关键时刻,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让旅途更加平安。